第十四章 收服王允

“他们好大的胆子啊!”

刘协说这话的时候脸色很平静,但语气中明显带着一股愠怒之意,这让大殿下的王允噤若寒蝉。

豪门大族,他王允,也是出自太原王氏。

刘协说这些话,难道是在暗示他什么?王允的大脑此时在飞速运转,思考着刘协这话中的意思。

“如今这朝堂之上,到底有多少世家豪族的人?”刘协仿佛是在问他,又像是在问自己:“这朝廷,怕不是成了世家的朝廷。”

“王司徒,朕记得,你是太原王家的吧……”

听着刘协轻飘飘的一句问话,王允的心仿佛提到了嗓子眼:“回禀陛下……是的。”

“那朕便问问你,你如何看待这世家大族?”刘协突然看着他笑眯眯地问道,只是这笑容背后的冷意让王允只觉得脊背发凉。

思量片刻后,王允答道:“世家大族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堪比朝廷,历任天子都采取怀柔政策,稳住地方的首要前提,便是稳住各地的豪门大族。”

听到王允的回答,刘协眉头微挑,王允这话说得没毛病,中国古代历任皇帝对待豪门大族的态度基本都是怀柔之策,因为每一个豪门大族都在当地存在了数十乃至数百年。

有些豪门大族前身本就是开国勋贵之后,甚至是历任皇帝有意培植的势力,历经百余年,各世家势力盘根错节,在地方上面根深蒂固。

而汉时的世家可以说是吕雉专权之后历任皇帝所刻意培植的党羽,一方面稳固自身的势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压制六国遗脉。

要知道秦朝的覆灭其主要原因不仅是农民起义,还有六国遗脉的势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楚汉之争中的项羽。

所以在西汉建立之初,皇权便开始在地方不断培植世家,以自己培植的新势力来压制六国余脉,稳固政权的统治。但这也会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弊端,那就是皇权一旦不稳或者是皇帝年幼,大权就会旁落于世家之手,最为典型的便是霍氏一族。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国家权力的从贵族被下放给了士人阶级,也就产生了各地的豪门大族,比如世代官宦的太原王氏,再比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这就是门阀政治!

门阀政治诞生于西汉,鼎盛于魏晋南北朝,皇权旁落,各地的豪门大族基本把握着朝政,社会黑暗腐败,民不聊生。

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帝是换了一轮又一轮,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

世家是乱世的推手,也是百姓困苦的祸源。这是刘协前世做历史学家的时候对汉末两晋南北朝乱世的总结。

“王司徒,不知你对大汉这天下如何看啊?”刘协缓缓起身,走了下来。

听到刘协所问,王允问道:“不知陛下具体所问何事?”

“何为天下,天下又该何为?”刘协在王允面前缓缓踱步,问道。

王允低头沉思片刻,说道:“世人常道:奄有四海,为天下君。臣以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为,天下!”

“天下应该百姓安受教化,天子勤于政,群臣忠于天下!”王允说道。

刘协听到他说的这些,停住了脚步,突然说道:“为政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听到刘协所说的话,王允顿时身体一震,这……居然是一名未加冠的少年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