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旅长的命令下达警卫立刻就来到了门外。
侦察排的战士们鱼贯而入,整齐地敬礼后,将部队编制表和信件呈递给旅长。旅长快速展开信件,逐字阅读,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缓。
看完后,他重重地将信件拍在桌上,
“刘武良这臭小子,还真是有一套!”
“我还以为他在前几年已经彻底颓废了,没想到是搁这跟我憋着大招,搞得大家都这么担心他。这小子等下次见到他,我一定要拿鞋底板抽他的屁股。”
刘武良的那些顶级人才写的信并不复杂,只是说明了刘武良在颓废之后并没有真的颓废。
而是和他们这些人互相认识,然后结识起了一段很不错的友情。
而这段友情那肯定大家都是过命的交情,所以他们知恩图报在自己回到国内后,有能力就给刘武良送来了一批武器装备,帮助他发展军队。
除此之外,他们还给部队中的一些高级人才作出了一些解释,比如说他们都是从海外留学回国为国而战的人。
如此一来,那么刘武良部队中那么多的大学生和博士,硕士就显得没有那么突兀,毕竟海外的情况谁又真的搞得清楚呢?
与刘武良的那些朋友是一个什么情况,也只能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八路军这边实在是没有什么渠道可以了解到外面的事情。
等到八路军这边有渠道可以了解到外面的事情时,刘武良派出去的这批老将毕业已经打下了一片大大的家业,到时候更加不成问题了。
看完了这些信以后,旅长再拿起刘武良的部队编制表,也变得理所当然了起来,不过该有的震惊还是有的。
毕竟不管是谁看到自己手下的人居然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不声不响就拉出了一个绝对的主力。团这任谁都要看傻眼。
而且现在用主力团来形容刘武良的部队也不对,毕竟一支将近5000人的部队继续形容步兵团实在也是有问题的。
按照八路军现在还没有进行大整编的编制,刘武良手下的这支部队可以被称为是两个步兵团。
而且根据他上报上来的武器装备编制上可以看得出来这两个步兵团不管是用八路军的标准还是用那边来支部队的标准都是绝对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