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虎的父母看到儿子,一心想要求取功名,便开始四处找亲戚朋友借路费。
半年前,梁玉虎的父母东拼西凑的,总算是凑了一些碎银。
如果节衣缩食的,节省一些的话,这些银子,还是勉强可以到达京城的。
他们送梁玉虎出门,去参加年后的春闱,希望能够考取个功名回来,光宗耀祖。
梁玉虎辞别双亲,踏上了去往京城的路。
那一日,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他的远行而感伤。
他背着简单的行囊,里面装着父母殷切的期望,和自己多年的梦想。
一路上,他风餐露宿,历经艰辛。
有时骄阳似火,热得他汗流浃背;有时又遭遇狂风暴雨,无处躲避,只能任凭雨水湿透衣衫。为了节省开支,他常常是饿着肚子赶路,渴了就多喝点小溪里的水。
直到饥肠辘辘之时,他才肯坐下来,啃一块儿从家里带出来的大饼。
就这样,经过了两个月的长途跋涉、省吃俭用,梁玉虎终于到达了京城。
望着那高大巍峨的城墙,和热闹繁华的街市,他心中五味杂陈。
既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也有长途奔波后的疲惫与迷茫。
但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家族的希望,必须要在这京城闯出一番天地,才不枉此番艰辛。
为了省钱,他借住在京城外的寺庙里。这寺庙虽有些破旧,但也能遮风挡雨。
一日,梁玉虎正在寺庙的院子里,温习功课,忽听得一阵嘈杂声。
只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位衣着华贵的公子,走了进来。这位公子便是秦羽。
秦羽本是来寺庙祈福,无意间看到了梁玉虎。
他见梁玉虎虽身着朴素,但眉宇间,却透着一股聪慧和坚毅。
秦羽心中一动,便走上前去搭话:“这位兄台,看你在此刻苦攻读,想必是为了春闱而来?”秦羽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梁玉虎见来人气质不凡,赶忙起身行礼,答道:“正是,在下梁玉虎,从江南而来,只为求取功名,光宗耀祖。”
秦羽点了点头,说道:“原来是梁兄,我观梁兄气宇不凡,定能高中。”
一番交谈下来,梁玉虎对秦羽的口才与见识深感钦佩,而秦羽也对梁玉虎的才情颇为赞赏。
此后几日,秦羽时常来寺庙找梁玉虎。
不仅给他带来一些书籍和生活用品,还与他谈论一些京中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