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北京的大学里,范老师当然认识几个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的老师,于是爽快的答应道:“我给你写个条子,你去找他们李明堂老师。”
“他就是不会也能给你找到合适的老师的。”
宋远大喜连忙道谢。
第二天周末宋远不好上门,等星期一早上看没啥事了给邢主任说了一声就骑着自行车向学院路赶去。
大名鼎鼎的学院路在海淀区,50年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建设需要的时候,提出了调整院系组建专业学院的要求。
52年起在学院路组建了北京医学院、钢铁学院、石油学院、农业机械化学院、地质学院、矿业学院、航空学院和林学院。
这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八大院了。
宋远不知道的是后世被人敬仰的钟院士现在就在医学院读大三,今年还以54.4秒的成绩打破了第一届全运会400米栏的记录,还夺得了男子十项全能的亚军。
来到校门口,宋远看这大门挺简陋的,对门口值班人员出示了介绍信和工作证以后顺利的进了学校。
这是50年代的学校大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找到这位李明堂老师,宋远递过去范老师的条子。李老师看了眼条子就爽朗的说道:“宋远同学,你找我什么事?”
宋远掏出自己画的草图介绍道:“李老师,我家在门头沟山区,吃水很不方便。最近学习了物理以后我就想能不能利用大气压生产一种简易的打水装置。”
“我自己设计了一个草图但也不确定合不合适,所以想请您看看!”
听完宋远的话李明堂有点兴趣了,拿起草图看了起来。
宋远画的就是后世七八十年代农村常见的那种压水井,用之前要先往里面倒上一瓢水的那种。
原理也简单,就是利用大气压和活塞,能将地下八九米深的水抽上来。
这玩意后世已经说不清是谁发明的了,只知道是六七十年代诞生的,在八九十年代盛行一时,后来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和电动水泵的普及就慢慢消失不见了。
李老师看了一会又拿着笔写写画画的列了几个公式,这宋远就看不懂了,只好悄悄的不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