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低沉而压抑,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怒火,自张猛的喉咙中发出。那沙哑的声音在他胸中回响,仿若穿透了苍穹!
...
...
(本章完)
------------
通往云蒙大营的山间小道上。
成千上万的大军正在急驰……
周鹏和陈武并驾齐驱,在最前排,周鹏显得格外珍惜这次向另一位有名的将军学习的机会,一路上与陈武畅聊,毫无拘束。
因为部下大多是步兵,所以周鹏和陈武骑在马上并不用特意加快速度,气氛也显得不慌不忙,舒缓宜人。
“周将军你说想成为周公的先锋将军,那你理解中的先锋将军是什么样的?”陈武问道。
周鹏沉思了一会儿,“遇山破山,遇河搭桥,侦察敌方大军的薄弱环节,而后将信息传给主部队,力求一击制胜。先锋军的作用是在主队发起攻势前,彻底摸透敌情,为胜利争取条件。”
陈武满意地点点头,“说得不错。”他觉得这小伙子颇具才华,不仅有着奋发的冲劲,还知道收敛锋芒,为人谦逊有礼。可惜这一仗周鹏恐怕很难生还,这让陈武不禁有些伤感。
“周将军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未等陈武感叹结束,周鹏再次询问。
“那你认为真正的先锋应该是怎样的呢?”陈武缓缓开口。“掌握敌军虚实固然重要,但如果仅仅止步于此,那还算不上真正的先锋。更重要的是要寻觅敌人弱点,在出其不意之际一击必杀,重挫敌军,鼓舞士气,这样即使大战尚未开始,双方的气势已经不同。这样才能为整支军队确保胜利。”
陈武的话令周鹏受益匪浅。于是他拱手感谢:“晚辈受教了。”
这时一个士兵走到周鹏旁边使了个眼色,示意后军跟得太慢。周鹏会意,立即赶到队伍后面查看情况。
“原来是后军跟不上……”听到周鹏的喃喃自语。
古时行军,常有先头部队过快而拖累了后面部队的现象。因此朱武也放下心头警惕,“没关系,我还得控制自己一千人的队伍以配合他们的节奏”。
当周鹏赶到廖元处时,看到二十个士兵在廖元的授意下离开了大队伍,钻进了旁边的树林中消失不见了。这让他脸色突变,立刻上前追问廖元。“廖将军,你这是在干什么?临阵脱逃可是重罪啊!”
廖元没有立刻回应,仰望天穹,回忆起出征之前四公子关麒让进书房的画面。
推开门时,关麒正奋笔疾书写着字迹,旁边是专心磨墨的张彩英。见到这个场景,廖元静静等候关麒完成作品。
“请坐”,关麒挥笔未歇地招呼,随后指了张彩英让他在一旁坐下。
随着他逐渐靠近桌案旁的位置,廖元注意到关麒纸上写的不是一个文章或者信笺内容,而是一个个名字:
首行为三位人物—夏侯惇、曹仁和程昱;次行列出了二十名如曹真、张辽等重要的将领;三行仅有一人--荀攸;第四和第五行各有一位显要的人物——司马懿和郭嘉。这些人都是对曹魏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臣子和军事领导人。
“你刚刚提到将来曹操太庙要立下的人选?” 张彩英轻声发问。
没错,这正是曹操未来的二十六个文武重臣名单:包括早期由魏明帝设立的,以及稍后来到的几个,这些人物被分批确认加入祭司之中。由此可知,除非逼不得已绝境求存,他们绝不会抛弃对魏国的忠诚转而投靠敌人,正如关麒所相信的一样,朱武永远不会背叛。
此刻,面对着质疑的双眼,廖元解释说:“我是接到关麟命令执行的行动。他是如此重视忠诚,认为即便遭受委屈也不会动摇这些英雄们对大魏及曹操的效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