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愤怒回答:“罪魁祸首便是人口税收!生下一个女孩对一个贫困的家庭而言无疑是一个额外负担。”
他声音逐渐提高:“如果不能摆脱这个沉重经济负担,则可能导致家庭灭亡。”
这一刻大家开始意识到所有罪行的根本来源竟是沉重苛刻的人头税……
“如果有一丝转机,哪个家长愿意亲手毁掉自己亲生子女的生命并把他们送到这个恐怖之所?”他反问道。
沉重的赋税...
一切残酷的背后原因,皆是因为农耕时代沉重无比、使人背负不起的繁重税赋。
诸葛亮最后说道:"假如能有仁慈之人收留这些女孩养做丫
伴随着人群的重重呼吸声,气氛愈发沉郁。
张衡快步上前,凝立在一块沾满血迹的石板前,久久未能言语。终于,他缓缓开口。
“诸位亲眼目睹了这片大地的阴暗……孔明在几天前就领我见到了这一幕。那一刻起,我就想着要摧毁这些塔楼,但当我下达命令时却犹豫了——错不在塔,而在于那些把女儿送入这里的穷困百姓!”
他回忆道:“过去我常思考,与曹操的差距何在?总觉得曹操屠戮成性,而张衡救苍生;曹操挟制天子为己所用,而张衡尊天子安天下;他欲篡汉,而我要恢复汉室的光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今日在孔明的带领下,在那荆州来信的提醒下,我对何为君、何为臣有了新的认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若终有一天能战胜曹操,关键不是我提到的那些,而是这份对百姓疾苦的独特理解和同情……”
张衡小心翼翼抱起了已经逝去且身躯残缺的女婴,哽咽着继续说:
——“能让我胜出的原因是我不同于他,曹操看重的是霸业和世家贵族,但我能看到这些被他们忽视的东西。”
“我在田地间听见阵阵啼哭声,在垃圾堆中回响不绝。每一声,每一哭,如同撕扯我的心肝一般。”
他继续描述:“我看到这些无助的小生命,在鹰塔中的宁静与消逝;我看见她们背负着重税劳役的负担,逐渐隐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无人知晓,无人问津……”
说到这,他停了下来,深深躬身在这冰凉带血的石板前。“这一刻,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我也明白了我不同于曹操的本质,这就是仁德之心,慈爱之情……若是今天见到这场景,我依然无动于衷?面对每年因陋习而死亡的女孩儿,我依旧麻木?”
“这样,我还能说是仁者吗?我怎能对不起每一个无辜逝去的小天使?”
此刻张衡望向大家:“作为你们的主公,我不愿意坐视不理!”
“从今以后,不再有人因此受苦,不再有任何一名婴儿因政策或陋习失去活下来的机会!”
转向诸葛亮,张衡坚定地吩咐:“请宣读新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