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了几页后,杨明和其他人的表情都变得更加专注。对于杨明来说,作为管理层他对具体的工程技术知之不多;而张勇作为一名资深工程师显然更为兴奋。
张勇读完报告后赞叹道,“这真是一项惊人的设计!如此详细完整的构想简直是国之利器!我们已经可以预见这种新型炼铁方法带来的巨大影响。”
这份只有几十页纸的报告不仅包括新型炼钢工艺和技术流程,而且详述了设计方案、建设步骤、关键技术和维护要点等各个方面,并标注有各种重要数据,堪称一部建造指南,而不是简单的计划书。
这样的设计可以直接应用于施工而不必通过初步试验,在国内工业界必将引发深远的影响。
此时,李伟也难掩微笑——他已经根据个人知识完善了某些内容以达到最优方案,并确保整个流程没有明显缺陷。这份计划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进步,能大大提高炼铁效率、速度,降低成本、能耗并保持环境友好性,堪称我国钢铁行业的历史性变革。
接下来的故事则是大家齐心协力推动新炼钢方法实施的事。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讨论中提到,如果这份计划得以执行,则意味着红星钢厂未来可期。
当李杰展示出对这个创新项目的强烈兴趣时,杨明表现得非常支持。“这件事关系重大,请问你的具体建议?”杨明回应道。
李杰立即表明自己愿意配合,并提出了两个关键条件:“首先,在得到相关授权后必须在我工作过的红峰轧钢厂实施项目。其次,请给予我们团队足够的实验资源来验证该新技术。”
听了这番话,所有人都明白其背后的重要意义:如果这个发明落入别家之手,后果难以预料。然而,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切都将成为可能!
最后,大家都同意李杰的观点——向工业部提出请求寻求专家意见,并按照所提出的两个要求进行申请。为了不让宝贵的技术流落外地,他们决心全力以赴争取将这份 ** 性的发明落地生根。
“我的要求主要有两点,首先:实验基地的审批手续一下来,我们需要派遣一批技术精湛的专业人员入驻辅助车间。由于工作强度较大,所以需要适当提高他们的薪资和福利待遇。”
“其次,配套车间应具备齐全的设备供应实验室使用,比如加热炉、自动出炉设备、调整宽度的压力机、热轧箱、板型检测仪、矫直机械、冷切矫正装置、小型炼钢熔炉,以及各类数控机床等。”
厂长杨明听到这些后并不感到为难,虽然具体操作会有点复杂,但这是科研项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挥了挥手豪气地回应道:
“这都不是问题。只要实验基地一建成,我们就立刻安排人员并准备所需机械设备,你负责大事,我们来操心这些小细节。”
“提交审批到最终批准大约只需要两三天时间,一旦获得审批我们将立即组织团队建设基地,预计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就能完工,在这个期间我们会尽全力落实所有事宜,绝不影响您的进展。”
张建宇点头认可了杨明的能力。这位厂长退伍回来后的作风依然干练果决,让人放心。
“那就这样办吧。计划尽快提交给工业部,免得夜长梦多。还有件事,我在申报时想加上几位的名字作为共同参与者的表示。”
听到这话,在场众人纷纷装出惊讶的模样,并在心中暗自欣喜。表面上他们却说道:
“张先生这么做不太妥当。”
“此事是您的努力成果,我们应该不占这份荣誉。”
“加入我们的名字恐怕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