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李建民写的只是一个大致框架,却也奠定了实施的基础。接下来的具体细节则要由几位领导结合实际情况来完善。

“老刘啊,光你一个人欣赏不行呀,我们也想知道具体是怎样一回事呢!”

秦敬新与刘厂长平日交情匪浅,说话也就直率了一些。

听到提醒,刘厂长连忙将材料递给众人。其他人也聚在一起开始阅读。

随着硝览渐深,在场所有人逐渐陷入震惊之中,这个方案几乎涵盖了所有提高生产积极性的有效办法。在现代社会积累丰富经验的李建民对此胸有成竹,他深知这套方案还算温和,毕竟真正极端的做法实在不敢搬出来...

诸如某些苛刻的时间管理和竞争法则等,要是拿到当时,肯定会引来广泛争议,甚至触犯劳资保护政策。

“就依这个办吧。”刘厂长最后表态,“待会儿让办公室通知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开会讨论具体执行细节。基本原则确定了谁都不能改。”

然而话锋一转,他又面露顾虑:“不过还有个问题比较棘手。”

王厂长追问道,“什么问题?”

刘厂长回答说,“涉及到一些物资分配的事,小量供应没问题,但是大额物资确实难以保证厂里承受。”

听罢,李建民拍胸脯保证:“这个你们放心,我去搞定物资问题。现在先安排两辆卡车配两名司机帮我运一批回来应急用,确保不影响正常运营,同时我会联络粮食供应站和肉类供应点确保按时供货,绝不会少任何一样。对于更多的物资需求,我会另外想办法。”

紧接着他又认真地强调说,“所有货物到厂必须当天结算清楚货款,而且价格一定低于市场价。”

接着他说起注意事项:“关于此事,所有人都必须严守秘密。当今之计走漏风声可是非常严重的事,运输队伍尤其要注意管理。”

听完这些安排,其他几人均表示认同,并承诺一定会全力配合李建文的工作,确保方案顺利执行。

恰在此时,广播里传出一则消息:

---

**广播连续播放三遍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工厂:

“同志们,经上级批准,北国大学毕业的陈工程师今日起正式加盟咱们钢铁制造厂,担任研发科负责人兼副总工程师职务。”

厂里的人都停下手里的活认真倾听。平时广播只是发布些常规信息,这次直接播报新任高管的名字让人倍感意外。

休息区里的议论迅速展开:

“真好,于秀兰声音甜甜美美的,又漂亮又聪明...”

“哎呀你想什么呢?人家眼光多高啊,据说她对追求者的热情都冷淡回应着。”

另一人插嘴说,“照我说啊,广播里提到的新同事陈工程师应该能入她法眼。年纪轻轻就成了留学生的高级工程师,起点比我们高太多啦!”

“这人是谁呢?”一名老职工嘀咕,“是不是今天早上见到那位被厂领导迎接的年轻人啊?技术部门头目,月薪得有七八十块,这水平可羡慕死我了。”

旁边的年轻人大喊起来,“你以为是普通技术人员吗?他是正处行政十五级别的主管,月薪接近一百五十块,算上各种补贴得有一百六七十左右。”

此言一出,周围的听众都被震惊了——这位新人竟然一个月就能赚普通人半年的工资!

人们纷纷感慨:“这待遇太好了吧,刚来就有这么好的条件,以后想娶于秀兰这种女神也不是

“你看他现在的地位和薪资,还有什么好挑的?这么多女子心甘情愿地投怀送抱,那感觉,唉!”

这一篇播报道打乱了全厂工人的思绪,引来一片议论。

男工们交头接耳,满是嫉妒和羡慕。

女工们眼神中流露出憧憬,想着要是自己的男人也能这样就好了。

不看孙晓兰正专注地盯着面前的文件发呆,嘴角浮现出淡淡的微笑。

“原来他叫赵宇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