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省市考点依据上级指示,安排严密的监控,一方面是为了预防敌特分子利用此机会制造混乱;另一方面,则尽量将作弊行为压缩至最低限度。但要彻底消灭这一现象并不现实。
例如,在高考前夕,李安然还专门向高层领导汇报了一起冒名顶替的例子:某位考生明明通过考试获得了大学入学资格,但却被人取而代之,自己只好延续平庸的命运。尽管李安然清楚地知道即便得到官方重视,此类事件仍不可避免——毕竟即便是现代社会里电子档案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要有利益牵涉其中,技术再先进也总会被人找到突破口。
在李景江及其他几位前辈学员亲属的精心安排与照料下,李安然、田润叶、秦岭及英子的备考之旅可谓极其顺畅。凭借这些深厚的资源,他们自然无需通过常规方法也能找到成功的途径,因此即使选择正规程序也不会遇到任何人为设置的障碍。
此次特殊条件下的首届高考,类似于未来时代的模式,依然划分文科和理科。文科测试包括政治、汉语、数学和历史地理组合;理科则涵盖相同的基本项目(除最后两门外,是物理与化学);如果打算进入外语系,则需增加额外的外语能力考核。
之所以将“政治”课程纳入两大类别,相信大家都明白背后的道理。首次举行的全国性统一考试题目由地方级 ** 机构拟定,并在其辖区内实施考试管理。英语虽然在不少地区未计入最终得分,但对于招生过程来说仍是非常关键的参考项。
这意味着即使其他科目成绩不佳,若英语表现突出,特定专业仍然可能被考虑录取。 ** 层面并非不愿将外语成绩正式计算在内,只不过经过长时间动荡之后,学生们能否充分复习主要课程已是未知数,外语学习则更加堪忧。不过,国家发展必然需要国际视野,当前情况下虽然重要性不如其他领域迫切,但未来方向清晰可见。
此次考试历时三天,每个学科结束后,学校门口总会聚集一群情绪波动极大的人群,既有哭泣也有沮丧的表现,甚至还有因巨大压力难以承受而不理智的行为者出现。这时候军队的存在意义凸显出来,一旦有人出现异常行为能够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并随后由心理辅导专家介入处理。能够坚持完成剩余考试的便继续,对于确实事态严重的学生亦会妥善安置,确保没有重大事故的发生。
随着各种信息逐层反馈至 ** ,某位人物的名字又重回了那几位重量级领导者的视线之中。高考结束后不久,这位考生的全部卷子被优先调阅并由若干资深教授联合评估。结果出乎意料:整套答题几乎没有任何错误需要修正!尤其是在外语部分,一些对语言研究深有造诣的老教授认为,他的英语不仅优于自身水平,甚至对试题中存在的错误都进行了精准修正和完美回答。
当所有批改工作完成后,几位教授再也坐不住了,皆因欣赏才华产生了强烈意愿希望收李安然而为 **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