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李安然非常周到地照顾着三位爱人和一个姐姐,但在外人眼中,只有田润叶被认为是他的妻子,而秦岭和英子则被视为姐妹。
初次远行的李念显得异常兴奋,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还请求李安然用相机拍下火车厢里的景象,说是为了保存记忆。
对于这样的情感留念,李安然非常理解和支持,不仅给姐姐拍摄了许多照片,大家还一同留下了很多纪念照片。他还请火车员协助拍照作为感谢,并记下了乘务员的联系方式,以便将洗印好的照片连同底片一起寄给他们。
这种看似简单的人情,在当时却是相当难得的事情。因为那年月,要想拍照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去专业的摄影馆拍,背景单调;二是去景区拍照,通常有摄影服务点提供服务,主要为游览者提供便利。除此之外,普通人几乎找不到其他的拍照方式,除非家中有亲友拥有相机。但那时的相机不仅是昂贵的商品,而且需要凭特定的票据才能购买,对大多数人而言遥不可及。
因此,在接下来的旅途中,乘务员对他们的照顾格外用心,甚至对李安然而他们在软卧车厢里享用的小火锅视而不见,有时还帮他们遮掩。
这个小巧精致的火锅来自后来的一人份设计,底部使用特别制作的加热燃料,顶部是一个小型火锅。
尽管空间有限,一次性可以放入的食物并不多,但在火车上能有这样的体验,对李安然等人来说已属十分特别。
虽然他没有邀请乘务员分享火锅,但他确确实实地为对方单独烹煮了一份肉菜,以表达感激之情。
此外,从京城前往关中是一段漫长的旅程,半路上,借助乘务员的帮助,李安然进入餐车后厨房,精心准备了几个菜品,让三个爱人和姐姐享用。
一开始,厨师对这种安排有些犹豫,但正如俗语所说,行家一眼就能看出高低。
当李安然展示了自己的厨艺后,整个后厨房的人都变得非常热情,主厨更是大方提供了自己带来的新鲜蔬菜,称其为最新的温棚种植产品,而实际上他并不知道发明蔬菜温棚技术的人此刻就站在面前。
在整个旅途中,李安然不断变换着菜式,不仅满足了家人的口福,而且他也不惜分享自己的烹饪知识,到了后来,每快到就餐时间,餐车的大师傅都会主动询问今日的菜色需求,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最令人惊讶的是,在这段经历中还发生了一些小小误会。
能够在火车的餐车上用餐的人通常是财力雄厚或是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但每次见到李安然总能得到菜单以外的特别菜肴时,一些人感到不满,认为这是餐车方面的特殊待遇。
最后还是餐车的师傅说明了一下,这些美食都是别人自己带的,顺便提到了李安然一家人全都是坐的软卧。
如今能坐卧铺已经算很不错了,而能坐软卧的人不仅仅要有钱,甚至官员也要看级别够不够。
一家人从京城上车,五个人全是软卧,这样的人物不必猜也能想象不简单。
加上李安然的高档手表和相机器材,有点头脑的人都明白,惹这样的人无异于找麻烦。
何况过年期间,即便在旅途中,大家也不愿惹事,因此小小的误会很快就化解了。
李安然并没有特意向大家展示几个家常菜,而是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些肉干、肉脯之类的高热量小食作为新年礼物,还为大家拍照留念。
简单的举动不仅解决了误会,还拉近了与大家的关系,并留下了十几个联系方式。他打算等照片洗好后寄给大家,将来若要进一步联系感情,这就是个不错的机会。
当火车“哐当”声中穿过关中,下车时的秦岭心中满是对故土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