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一百六十八章 百家争鸣,众生喧哗

【百家争鸣,众生喧哗!】

......

......

【稷下学宫!】

......

[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年代,人人都想发出自己的声音。]

[后人为它起了一个名字——‘百家争鸣’。]

[稷下学宫,成了百家争鸣的中心。]

[稷下学宫就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讲学议政之所。]

[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所官方主办,却由民间学者主持的高等学府。]

[知识界的领袖云集在此,纷纷登台。]

[宽松的氛围,让各种不同的思想都得以自由抒发。]

[尽管社稷崩塌,政局动荡,但每一个拥有情怀和抱负的人,都并不沮丧。]

[他们为理想而生,为信仰而奔走天下。]

......

【墨家!】

......

[他叫墨翟,众生当中,他的声音很响。]

[墨翟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光学原理。]

[光,在同一种介质里沿直线传播。]

[他对自然科学,有着同时代人罕见的精神认知,开启了华夏最早的科技理性。]

[而墨翟,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

[墨翟门下,是一个纪律严明、苦行僧一般的组织,人称墨家。]

[墨翟提倡‘非攻’反对一切不义战争,一切主动战争。]

[他信奉‘兼爱’不分远近亲疏、不分贵贱、不分地域国别,对所有人都施以平等的爱。]

[这便是——‘兼爱’。]

[当墨翟告别这个世界后,遍布各国的墨家弟子把他的学说推向巅峰。]

[越来越壮大的墨家,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者。]

......

【儒家!】

......

[墨家的‘兼爱’与‘非攻’,并没有阻挡天下的纷争。]

[战国的仗打了一百多年后,一个新的思想家登场了。]

[他叫孟轲,儒家的继承者。]

[学成之后,他选择一边教书,一边游历,坚定不移的扞卫和发扬儒家学说。]

[和孔子周游列国时相比,一切如此相似,一切却又大不相同。]

[他将孔子的一个‘仁’字,发展成切实可行的政治方法——‘仁政’。]

[主张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人心治理国家。]

[他认为,执政者应该亲民,与民同乐。]

[唯有得民心,才有可能得天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战国风云下,孟轲的理念如此稀有珍贵,但显然又那么不合时宜。]

[所以,尽管在稷下学宫获得了一些声望,当政者齐威王却并没有启用他。]

[孟轲决定离开齐国,为心中的理想寻求安放之地。]

[在那个道义不常被人提起的时代,这样的坚持弥足珍贵。]

......

【道家!】

......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被更多人听见,这个时代的人们选择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达思想。]

[其中有一个人,故事讲的最好。]

[他的名字叫——‘庄周’。]

[一个原本籍籍无名的乡野村夫,在天地中,窥见了自然的奥秘。]

[春秋时期,老子的追随者创立道家,他们用‘道’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构成和变化。]

[庄周自成一派,成为道家的重要代表。]

[他思想中的智慧与机锋,他用意象构建的哲学世界让华夏人用成百上千年的时间去猜测、领悟、以及误解。]

[继承老子衣钵的庄周,推崇人与人之间平淡质朴的关系。]

[他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老子说过‘上善若水’

[庄周同样喜欢水的虚静、恬淡。]

[山水之间,他畅想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游。]

[那是一个无拘无束的有趣的灵魂。]

......

【纵横家!】

......

[战国七雄中,西边的秦国和东边的齐国最为强盛,形成东西对峙之势。]

[于是,各国之间形成了两种外交关系。]

[一种是南北向的弱国结盟,合成一条纵线,联合起来抗击齐国或秦国,这被称为合纵。]

[另一种是位于中间的弱国和两大强国之一结盟,西连秦或东连齐,连成一条横线攻击其他弱国,这被称为‘连横’。]

[而那些鼓吹合纵或连横的游士,如张仪、苏秦、公孙衍等,就有了一个特别的称谓,纵横家。]

[纵横家在诸侯混战中如鱼得水。]

......

【兵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