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情理与规则的碰撞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所有下乡知青都会在原生家庭所在地销户,然后拿着户口迁移证等资料去公社派出所,落户到插队的生产队集体户上。

他们第一年的粮食供应由国家负责,按月发放。个人凭着知青证以及身份证明,前往公社粮店领取。

人多口杂是非多,刘葛建管理知青点秉持 “亲兄弟,明算账” 的理念,尽量让所有的事务都清楚明白、有条有理。

“在新厨房还没修整好之前,大家就先将就一下。你们还有其他什么问题吗?”

刘葛建说完,见众人摇头,就道:“那今晚就先到这,散会。”

等他和江清霞一走,其他人也站起来准备回屋。

这时,胡文娟细声道:“我想洗澡。”

三个男知青脸色顿时变得有些僵硬。

他们刚才都看过了,两个厨房的大缸里都没剩多少水,胡文娟话里的意思,是要他们去井边挑水。

可他们奔波了整整一天,早就面如菜色,又刚从颠簸惊险的牛车上下来,整个人都要散架了,哪还有力气去挑水!

但搭伙的活刚分配好,总不能出尔反尔,推脱责任。

赵林对其他两个男知青道:“贺春平、程小刚,走吧,我们去挑一担水回来。”

贺春平一脸和气地点头答应,而程小刚却不干了。

他盯着胡文娟,气冲冲道:“要我们挑水也可以,你立马去给我们做顿夜宵吃。”

胡文娟又羞又恼,委屈得只想哭。

赵林赶忙打圆场:“孙涛,这么晚了,你就随便吃点家里带来的点心垫垫得了。胡文娟,你来负责给我们打手电筒。”

“可我没手电筒。”胡文娟垂首道,手指用力绞着衣角,自卑的阴影如浓重的乌云般在她心间萦绕。

在同一批知青中,就属她的家境最差......

“这不就是?”杜晓玲没好气地将桌上的手电筒往她面前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