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第一道圣旨,洪武帝教得好

“你他娘的,”

“这种时候都不跪一下的?”

朱元璋当然知道,林昊见君不跪的特权,是老年朱元璋在某个时候给他的。

他也知道,拥有这个特权的林昊,即便是在这种时候也不跪下,这个时代的人也挑不出他林昊的理来。

可即便是如此,他看着在这种时候,都不肯把膝盖跪下去的林昊,还是忍不住的骂了一嘴。

在他看来,就算是他林昊有这特权,也该在这种时候,心甘情愿的用下拜的形式,和群臣一起向崭新的建文皇帝表示祝贺。

可他却没有这么做,他只是用下蹲的方式,让自己看着像和群臣一起下拜朝贺而已。

当然,

也可以说他是在用这种方式,让自己的特权不那么惹眼!

可也正因为他这种宁愿蹲下,也不跪下的做法,直接就让原本还有些拿不准的朱元璋,变得坚定了起来。

他完全可以肯定,林昊对朱允炆的‘师父之情’,就是在做表面功夫。

如果不是做表面功夫的话,他林昊就该在这种时候,暂时放弃一次特权,以臣工的身份,真心朝贺新君!

可他林昊这种‘蒙混过关’的做法,却与之完全相反。

想到这里,朱元璋再看蹲在人群之中的林昊之时,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了。

可也就在此刻,他却又在林昊的眼睛里,看到那么一抹不大明显的‘自豪’与‘欣慰’之色。

就他那看朱允炆的眼神,还真有那么点,老父亲远远看着自己的儿子,在人群之中出彩的意思。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眉眼之中,又不自觉的闪过一抹疑惑之色。

可还不等他往细了思考,站在祭天高台之上,正在接受百官朝贺的朱允炆,就拿出了一道圣旨。

“诸位爱卿平身。”

“接下来,朕就在苍穹大地的见证下,下达建文元年的第一道圣旨。”

一名礼部的官员接过圣旨之后,就站在朱允炆的身下,面对文武百官,大声宣读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于新年之春,设祭于南郊,年号建文,布告天下。”

“......”

朱允炆作为建文皇帝的第一道圣旨,行文非常的长,内容也相对较多。

首先,他命翰林院侍讲方孝孺负责修撰《明太祖实录》。

除此之外,他还诏告天下,要进一步推行利民政策。

除了已有的,专用于免费养老的‘养济院’,和专用于免费治病的‘漏泽园’,要进一步推行之外,他还要新增专门收容孤儿的‘孤幼院’。

当然,除了这些利民政策之外,他还向天下臣民表态,他要重视农桑,大力办学,考察地方官吏,赈济受灾贫民,进一步削减赋税。

他为了让这些利民政策,可以更好的有效落实,他还拜夏原吉等二十四位大臣为‘采访使’,代他巡视天下,汇总各地实情!

终于,这第一道‘建文圣旨’,就这么宣读完了。

“建文皇帝圣明!”

“建文皇帝圣明!!”

也就在百官高呼之时,站在林昊不远处的,以灵魂之姿存在于此的朱元璋,在听到这一系列的,足以证明他朱允炆是明君的圣旨内容之后,也是欣慰的小声道:“建文皇帝,圣明!”

朱元璋刚话音一落,他就又听到了林昊的声音。

林昊的声音很小,有一种生怕别人听见的意思,可却刚好被他给听了去。

而林昊这小小的声音,也正是‘建文皇帝圣明’六个字。

而且,他在说这六个字之时,刻意在‘建文皇帝’与‘圣明’之间,停顿良久。

不仅如此,他在说‘建文’二字之时,明显低落。

可他在说‘皇帝圣明’四字之时,脸上又有明显的笑颜。

就连他看朱允炆的眼神,都像极了在人群之中,看着自家儿子争光出彩的‘老父亲’!

“他对建文二字,还有余悸?”

“这是为何啊?”

“可他现在看起来,又真的像一位默默付出的老父亲!”

“......”

想到这里,刚刚还目光坚定的朱元璋,眼里就又闪过了一抹疑惑之色。

不等朱元璋往细了思索,朱允炆就一步一步的走下高台。

朱元璋知道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洪武’已经成为了历史,‘建文’成为大明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