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杨洪所言,龟缩在宣府,看着郭登战死,任由大同城破吗?”
“看着自己的同僚死战殉国而不救援,老子宁可战死在路上!”
“老子从来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骑军副都督吴克勤开口道。
“三千营不能动!”
“绝对不能动!”
突然,一旁的宣府城防总兵朱谦开口道。
说着,还来到邝尚书面前,抱拳行礼。
“邝尚书,阿剌知院三万骑卒就在雕鹗堡虎视眈眈。”
“但你们要知道,井源的三万步卒,可还没过宣府呢!”
“要是三千营走了,没了骑军掣肘,阿剌知院看到井源兵马行军,那必然会对井源发动突袭啊!”
“骑卒冲杀步卒,还是在城外无遮无拦的战场上,这意味着什么你们应该都明白!”
“三千营去了大同,先不说会不会遭到也先埋伏。”
“就眼前的现状,三千营就走不得!”
朱谦说着。
但听完此言,府内众将官的脸色就更是阴沉了。
憋屈,憋屈啊!
多少年了,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
动,也先可以围点打援,阿剌知院可以突袭井源部队。
不动,也先直接猛攻大同,只要夺下大同,便能和宣府东北部的阿剌知院相互策应,两路大军便可直指紫荆关,居庸关。
草图,便于大家了解局势
“邝尚书,依我之见,我军当务之急,是先保证井源部队的安全!”
“有三千营留在宣府威摄阿剌知院,策应接应井源!”
“待井源大军抵达宣府,即刻合三千营,五军营共五万人,一起支援大同!”
“五万步骑,协同并进,就算也先有埋伏,想要拿下这两军,也得崩了他的牙!”
宣府总兵杨洪说着。
“那大同怎么办?”
“井源就算再快,也是步卒,过宣府,援大同,也需要时间赶路!”
“大同城,撑得住吗?”
“一旦大同城被攻破,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谁能承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贵问道。
“那只能寄希望于郭登,能撑住了!”
“这一次,只能靠他自己!”
“因为我们的兵力,实在是不足!”
杨洪叹息道。
听着杨洪所言,邝埜不由得抬头望向总兵府内的房梁。
那里,或许时间久远,也横生朽木了。
就如同这北边的战局一般,原本不至于此。
却因为大同宣府两地军镇的各种问题,在开战之初,便葬送了大好的局面。
以至于此刻,进退两难!
想着想着,邝尚书不由得有些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