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你是孑然一身,但曹首辅,可是有不少人情往来要做呢!”
“看看吧!”
刘禅递过一份奏章,放到于谦面前。
于谦将其展开,便是微微皱眉。
“陛下,这是?”
“你瞧瞧!”
“曹首辅多贴心啊,知道朕要用人,且需要两位巡抚大臣,国家重臣!”
“他是生怕朕选不到满意的,于是直接给朕送上来二十个名字,让朕有的选啊!”
看着这奏章上密密麻麻的二十多个名字。
于谦今天也是开眼了。
“爱卿啊,实话说,朕看着这奏章,还真觉得曹首辅就是个天才。”
“二十个人的人情往来,他一次性就给办了!”
“朕要用人,他递折子,需要提点的就写上去,反正也不碍事。”
“毕竟,他是实打实的推荐了啊!这事,也是实实在在的办了。”
“反正他们的名字,是已经递到朕的面前了,之后朕选中了谁,那这个人,除了感谢朕,是不是还得感谢一下曹首辅啊。”
“而那些没被朕选中的,后面是不是更得讨好曹首辅啊!”
“毕竟,是真有人通过曹首辅的名单一步登天了,那下一个,可能就轮到自己了嘛!”
刘禅说着。
对此,于谦沉默不语。
刘禅昨日在朝会上,要他们四人提个名单上来,的确是临时起意。
也是实实在在的想要用人。
但是昨日查看太宗宣宗的史料典籍,刘禅感觉越来越不对劲。
原本那个一直沿用的科举制,好啊,这是真的好!
刘禅第一次看到科举制,差点没当场跳起来。
太好了,真的!
率先沿用这个选人制度的,简直是天才。
以考试遴选人才,成天子门生,再结合数千年一直宣扬的“天地君亲师”。
这选出的人才,直接就和天子牢牢绑在一起了。
既是君,又是师!
你敢背叛皇帝,等待你的,就是身败名裂,不忠不义。
就算死,也不能解脱,死后,你也是不忠不义之人,骂名必然传扬后世。
这一招,对读书人而言,简直是最要命的武器。
读书人要什么,他们最想要的,就是名!
要是大汉有这个科举制,那还搞什么举孝廉,九品中正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