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深知这是个重大发现,她放下手中的活儿,一路小跑回到村边,朝着正在忙碌的张羽和陆诗涵挥手大喊:“小张、小涵,快过来,我在村外发现了一大片红薯地,咱们先去挖些红薯,午饭也就有着落了。至于其他的,等大家回来后我们全挖了,到时候全给老爷子储存起来,他以后吃或者自己种都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一边,贺国安在村子里四处转悠,一心寻觅着捕鱼的工具。走着走着,路过一家农户。不经意间抬头,他便瞧见那撒网正静静地挂在房梁上,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仿佛在向他招手。贺国安心中一喜,这得来全不费工夫,赶忙走进屋内。
他小心翼翼地取下撒网,仔细端详着。这撒网虽有些破旧,但好在网身还算完整,网线虽略显粗糙,却透着一股坚韧劲儿。贺国安兴奋地提起撒网,快步朝着河边奔去。他脑海中一直记挂着之前看到有人用撒网捕鱼的场景,虽说自己从未实操过,毕竟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嘛,想必也难不到哪儿去。
来到河边,贺国安放眼望去,只见河面波光粼粼,偶尔能瞧见鱼儿跃出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他深知撒网讲究技巧,得找个好位置。于是,他沿着河岸来回踱步,仔细观察着河面的水流和水草分布。终于,他选定了一处水流相对平缓、水草较为稀疏的地方,觉得此处应该是个理想的下网之处。
贺国安深吸一口气,双手紧紧握住撒网的边缘,学着记忆中他人的模样,猛地将撒网用力甩了出去。撒网在空中瞬间舒展开来,宛如一只展翅的雄鹰,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而后缓缓落入水中,溅起一圈小小的水花。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心脏也随着那沉入水中的撒网,开始“砰砰”加速跳动,心中满是期待。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水面除了偶尔泛起的自然涟漪,并无其他动静。贺国安满心疑惑,小心翼翼地开始收网。随着网一点点被拉出水面,他的心也逐渐沉了下去,网里空空如也,一条鱼都没有捕到。
贺国安并未气馁,他深知这撒网捕鱼并非易事,自己才刚开始尝试,哪能如此轻易就成功。于是,他再次调整了撒网的角度和力度,又一次将撒网甩入水中。可结果依旧不尽人意,连续几次,网里依旧不见鱼的踪影。但贺国安没有放弃,他咬了咬牙,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捕到鱼,为大家增添食物储备。他更加专注地观察着河面的动静,回忆着他人撒网的细节,准备再次尝试。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的任务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这一顿为老爷子精心准备的饭菜,似乎也在预示着他们未来与老爷子共同度过的日子,充满了希望与未知。
张羽听闻于娟的呼喊,二话不说,立刻扛起一个大麻袋,风风火火地朝着村外的红薯地赶去。陆诗涵和于娟则各自提着几个竹篮,紧紧跟在后面。一到红薯地,三人便迅速投入挖掘工作。秋日的阳光虽不似夏日那般炽热,但晒久了仍让人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张羽挽起的裤腿上沾满了泥土,他双手用力,将一个个红薯从土里刨出,嘴里还念叨着:“这红薯可真是宝贝啊,老爷子见了肯定高兴。”于娟一边小心翼翼地采摘苕尖,一边回应道:“是啊,这么多红薯,够老爷子吃上好一阵子了,说不定还能让他想起以前的好时光呢。”陆诗涵也笑着附和:“而且有了这些,咱们这顿饭肯定能让老爷子吃得开心。”
不一会儿,麻袋便装满了红薯。张羽吃力地将麻袋扛在肩上,一步一步朝着老爷子的小院走去。于娟和陆诗涵则提着装满野菜的篮子,跟在后面有说有笑。回到小院,一场风风火火的大餐准备工作就此提前拉开帷幕。
张羽决定先熬上一大锅红薯粥,毕竟中午大家伙儿赶路、干活都累了,得先简单对付一口。他熟练地将红薯洗净、切块,放入大锅中,添上适量的水,便开始生火煮粥。陆诗涵和于娟则在一旁择洗野菜,准备搭配红薯粥的小菜。于娟一边择菜,一边说道:“这野菜可是纯天然的美味,配上红薯粥,肯定特别香。”陆诗涵点头赞同:“没错,这味道想想都让人垂涎三尺了。”
不多时,红薯粥那馥郁的香气,如同一双无形的手,轻轻撩拨着小院里每个人的嗅觉神经,悠悠地弥漫开来。张羽从灶台上小心翼翼地端起热气腾腾的锅,将那浓稠香甜的红薯粥,一碗碗盛入粗瓷大碗中。于娟和陆诗涵也没闲着,她们精心端来几碟刚刚腌制好的脆嫩小野菜,嫩绿的菜叶上还挂着晶莹的汁水,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大家并未着急品尝,而是先将一份红薯粥和小野菜,轻手轻脚地端到在摇椅上休息的老爷子身旁。陆诗涵轻声说道:“老爷子,您尝尝这红薯粥,刚熬好的,热乎着呢。”老爷子缓缓睁开眼睛,看着眼前的食物,眼中满是欣慰,他接过碗筷,微微颤抖着说:“孩子们,辛苦你们了,等稍微摊凉一点我在吃,你们先吃就好,不用管我!”
与此同时,于娟用一个保温的瓦罐,盛了满满一罐红薯粥,又装了一碟野菜,匆匆朝着河边走去。她一路小跑,嘴里还念叨着:“贺国安肯定饿坏了,得赶紧给他送过去。”不一会儿,于娟来到河边,看到贺国安正专注地撒网捕鱼。她喊道:“国安,先别忙活啦,吃点东西垫垫肚子!”贺国安转头,看到于娟,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哎呀,太及时了,还真有点饿了。”说着,他放下手中的网,接过食物,坐在河边的石头上吃了起来,边吃边赞:“这红薯粥和野菜,味道真棒!”
小主,
这边,张羽也细心地将剩下的红薯粥和野菜,放在灶台上保温,还用一块干净的布盖好,说道:“给邓煌他们也留一些,等他们回来就能吃上热乎的。”
安排妥当后,几人这才围坐在小院的石桌旁,开始品尝起这份简单却美味的午餐。张羽端起碗,轻轻吹了吹热气,喝了一大口粥,不禁感慨道:“这红薯粥,软糯香甜,再配上这野菜,真是绝了。”说着,他又夹了一筷子野菜放入口中,细细咀嚼。于娟笑着点头附和:“是啊,好久都没吃得这么满足了。在这末世里,能吃上这样一顿饭,感觉生活又有了盼头。”陆诗涵也微笑着说:“而且这都是咱们自己动手找来的食材,吃起来格外香。”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院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神情,那香甜的味道,好似也驱散了末世带来的阴霾。
吃完午饭,张羽看着剩下的大量红薯,心想可不能浪费,决定再熬上一锅红薯糖,再多制作一些红薯粉,这些都是便于储存且味道绝佳的食物。
说干就干,张羽先着手熬制红薯糖。他把红薯一个个仔细洗净,然后切成薄片,放入锅中煮熟。煮熟后,他拿出一块干净的纱布,将煮好的红薯放在纱布上,小心翼翼地挤出红薯汁,让汁液缓缓流入下方的盆中。看着那金黄色的红薯汁,张羽仿佛看到了即将熬制出的美味红薯糖,眼中满是期待。随后,他将过滤好的红薯汁倒回锅中,开始小火慢熬。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锅,不时用勺子搅拌,控制着火候,让汤汁均匀受热。随着时间的推移,糖汁逐渐变得粘稠,颜色也慢慢变成深褐色。张羽拿起勺子,滴下一滴糖汁,看到它能迅速凝结,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红薯糖算是熬成了。他忍不住尝了一口,那香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调味适中,香味浓郁,吃起来回味无穷。
紧接着,张羽打算制作红薯粉。他在小院角落翻找出那具大型木质杵臼,这物件虽说历经漫长岁月,表面已有不少磨损痕迹,但依旧坚实耐用,在许多乡下地区,它可是常见的实用劳作工具。
张羽将洗净后表皮还挂着晶莹水珠、在阳光下闪烁微光的红薯,一个个整齐码放进杵臼。随后,他双手牢牢握住配套的粗木棍,深吸一口气,高高举起后用尽全身力气砸下。“咚”的一声闷响,木棍与红薯猛烈碰撞,红薯瞬间裂开,汁水飞溅。张羽持续精准有力地重复砸击,红薯逐渐在敲击下化为细腻泥状,他额头布满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打湿领口,可他浑然不觉,只顾专注盯着杵臼里的红薯泥。
待红薯全部捣成泥后,张羽稍作停歇,伸手抹了把额头汗水,接着缓缓往杵臼里倒入适量清水。清澈水流注入,与红薯泥交融,他用木棍轻轻搅拌,使红薯泥充分浸泡,让每一丝红薯纤维都与水亲密接触。
浸泡片刻,张羽又忙碌起来。他从屋内拿出一块干净细密的纱布,平铺在另一个干净大木盆上,接着小心翼翼地将杵臼里浸泡着红薯泥的混合物缓缓倒入纱布。浑浊液体透过纱布缝隙,淅淅沥沥流入下方木盆,发出轻微滴答声,残渣则被阻隔留在纱布上。
几个时辰过去,盆里液体逐渐分层,上层水变得清澈透明,底部沉淀出如冬日初雪般纯净细腻的白色物质,红薯淀粉。张羽看着这来之不易的成果,眼中满是欢喜欣慰。他轻轻蹲下,用手指触碰那层淀粉,感受其细腻质感,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各种美味红薯粉丝在锅中翻滚的场景,心中满是对未来美食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