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许承安今年的“小目标”,至少挣个五十万

施秋玲激动地跑回院子里,告诉施秋晴去了。

过得不一会,大媳妇也走出来看车。

相比幺妹的兴奋,施秋晴无疑要更冷静一些,她更关心这两辆大卡车的开销。

得知花了那么多钱,施秋晴有点担忧。

这可是近十万块啊,就算支付了部分,每年给银行的利息依然得好几千。

要知道,八零年代中期到九零年代初期银行的利息都出奇的高,比如84年个人存款一年期的储蓄利率就达到了5.76%,三年期、五年期和八年期就更吓人了,最高的八年期都快百分之十了。

九十年代初更恐怖,八年期存款达到巅峰的百分二十,农民们一有钱就去存,存个几年就翻倍了,上哪找这么好的事!

存款利息都那么高,贷款就更不用说了,就算许承安这种贵宾有一些特殊的贷款优惠政策,却还是低不到哪去,这也是很多农民不敢贷款的原因,感觉就像给银行送钱,哪怕很多人知道跑货运能挣钱,都没法下定决心贷款买车。

许承安笑道:“秋晴,你就放心吧,我这货车价格是一辆拖拉机的十倍没错,然而你要知道,它一次能拉的货是拖拉机的几倍,而且它跑得还比拖拉机快,每天很可能比拖拉机多拉一两趟货,给我挣的钱可比一支拖拉机都多,回本是很快的!”

如果跑运输不是暴利的话,银行利息那么高,谁特么会贷款买车啊。

如果说八零年代干什么能月入过万的话,许承安最先想到的会是卡车司机。

当然了,得自己拥有卡车的车主司机才行。

八零年代关于货车车主还有这么一句话:“月入过万,厂长陪吃饭。”

那会可不愁没单子,有些需要货运车辆的厂长都得讨好车主,那些跑长途的一个月收入过万可不是吹出来的,所以那会为啥到处路匪路霸,这么挣钱不抢你抢谁?

卡车的价格太高了,几万块一辆普通人压根买不起,司机考证太难,还得会维修,没点真本事都跑不了货运,门槛高也决定了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暴利生意,而许承安是在私人车辆刚放开没两个月就弄到了两辆卡车,说是最好的时机都不为过。

后来跑运货的门槛低了,驾驶证也容易考了,利润却越来越低,货车司机成了牛马,行业太内卷了,不超载运货吧挣不了钱,超载运货又容易被运管查,就很苦逼,风险大,远远不能和八九十年代的黄金时期比。

施秋玲倒是一点都不愁:“大姐,你咋不相信二姐夫呢,二姐夫可比咱们有见识,也会算账多了,他说能挣钱,就准能挣到!”

幺妹对许承安有着近乎盲目的信心,从不怀疑这位二姐夫做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