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其实就和分田到户差不多。
林地还没法分给个人,但是钻个空子是可以的。
换成工钱不就行了嘛。
集体一起种木耳,各自护理安排给自己的那块林地的木耳,工钱和收成挂钩。
给村集体的那部分就是“公粮”,剩下的自个所有,妥妥的变相家庭联产责任制嘛!
这个做法并不违规。
集体林权允许村集体一起使用山林地,禁止的只是个人权属,比如说某村民声称这块地是我的,劳资想种啥就种啥,想租给谁就租给谁,这就不行。
连耕地这么重要的东西都能分田到户了,林地钻个空子肯定是不成问题的,事实上在林改确权到户之前,就有很多村集体这么干了。
其实这也是许承安提出的想法,老支书可没那么敢想,而且他声称能搞定周书记那边,于是赵卫民也就点头了。
村民们表示赞同。
吃大锅饭的教训大家都经历过。
分田到户后,自己的田地大家积极性高涨,护理得非常好,屯子今年的粮食产量涨了一大截。
大锅饭时代,就常有出工不出力的人。
“这看护的木耳地怎么分配,我觉得按照分田到户的法子最合理,一是按各家各户的人头数量,二是抽签决定,大家觉得咋样?”
“我代表施家同意!”
许承安第一个举手。
施家在屯子里最少,分的木耳地也最少。
最吃亏的都表态了,其他人还能有什么意见。
再说了,大家也确实找不到比分田到户更有说服力的分法了,毕竟这可是郭嘉规定的分法。
于是,当天下午全村一致通过,每家每户当场找代表签名,确定集体林地用于黑木耳的种植项目和收益分成法子,并抽签决定看护的林地位置。
翌日上午,许承安骑着小嘉陵去了一趟镇政府,找到周建国:“周书记,我想聊下让黑土屯脱贫的想法。”
周建国瞬间来了精神。
许承安新宅大喜当日,他喝喜酒后和对方谈过话,希望这位知青能带着黑土屯脱贫,没想到这才一个月不到,对方就开始行动了。
许承安把打算带村民们种黑木耳的事和周建国一说,这位镇书记顿时眼睛发亮,惊喜不已:“好,非常好的想法!你这点子我觉得很有机会成功,到时黑土屯可就不是脱贫那么简单了,还能致富啊!”
小主,
而且,这条路可不只是黑土屯能走,阳平镇那些有集体山林的村子都能走!
而这些村子,通常都是耕地最少最穷的。
周建国目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许承安这这番话不只给黑土屯指了明路,对他这个镇支书也大有启发!”
一旦黑土屯成功了,他甚至打算在阳平镇其他有条件的屯子也都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