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种黑木耳,黑土屯的致富之路

刚开始种林下参的时候,吉林的参农确实挣了不少钱,然而人参一多,市场就被破坏了,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林下参价格暴跌,很多参农负载累累,苦不堪言。

林下参的种植周期也太长,不符合快速脱贫的理念。

还有,人参只能公家收,许承安少量收点野山参还行,批量收人参就踩底线了。

所以,冲着这几点,许承安就不会组织村民们种林下参。

他的目标是做一个气候环境适宜,受众群更广,市场更大,同时也不会踩到底线的东西。

“那还有啥能种的?”

老支书其实也考虑过怎么利用集体林地的问题,然而思来想去,都想不出有什么能种的。

“黑木耳!”

许承安终于道破天机。

老支书吃惊:“种黑木耳?”

“没错,老支书,市面上的木耳供不应求,价格高昂,你知道为啥不?”

老支书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许承安笑着解开了谜底:“因为种黑木耳用的是段木栽培法,需要大量的木材资源,不是谁都能批量种的,而这正好是咱们屯子的优势!”

80年代初的黑木耳很贵。

贵到什么地步?

和猪肉价格差不多!

如果在城里的话,能卖到差不多一块一斤,这不比带票的猪肉价格差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