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城中央主炮台堡垒温暖配备了15门日式九二式105毫米野战加农炮,此炮威力强大,射程达到18公里,还配备了15挺双联装的M2重机枪,这种双联装的重机枪是温暖和马仔们自己组装的,粗暴地将两挺M2用铆钉钉在支架上就成了双联装。
淞沪会战战至11月初,华国军队虽处于被动态势,被迫逐步后撤,但仍控制上海,这种局面无疑是与日军大本营当初的判断和计划背道而驰的,于是日军大本营决定将战略重点转向华东和华中。
为此,决定成立华中方面军,日军大本营还于10月20日下令从华北和日本国内抽调第114、第18、第6师团,国崎支队(第5师团第9旅团),第1、第2后备步兵团、野战重炮第6旅团,独立山炮第2团等部队共约12万人,组成第10军,由柳川平助中将担任司令官,准备在杭州湾实施登陆作战以打开僵局。
同时命令在华北的中岛今朝吾第16师团转而隶属上海派遣军序列,至此,淞沪前线日军兵力增至27万余人,其中包括陆军9个师团又2个旅团、海军第3、第4舰队主力及所属空军。
就在日寇大举调兵遣将、即将大兵压境之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却又寄希望于列强出面干涉制止日本的侵略行动,并宣布撤销已经颁布的撤退命令,让各部队坚守原来阵地,命令两次反复变更,使得华国守军士气大受影响,国军部队秩序开始出现混乱。
11月5日清晨,日本新组建第10军在柳川平助指挥下,由日本海军舰队护送,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的金丝娘桥、全公漕泾镇等处突然登陆,意图包抄淞沪战场华国军队南方防线的侧后。
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认为日军正全力进攻上海正面阵地,从杭州湾登陆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在上海战事趋于激烈、兵源枯竭之时,将防守杭州湾的部队逐步投入淞沪战场。
到11月5日军登陆之时,在杭州湾北岸从乍浦至全公亭几十公里长的海岸线上,仅有陶广第62师的2个步兵连、炮兵第2旅2团第6连和少数保安团防守,于是被日军迅速击溃。
日军登陆成功后,第10军与上海派遣军合编成立华中方面军,由松井石根统一指挥,日军统帅部规定其作战地域为嘉兴至苏州一线,希望新成立的华中方面军能快速摧毁国军的战斗意志,与海军协同配合歼灭上海周围的国军,尽快结束战局。日军第18、第6师团按照预先部署,分别向沪杭铁路、松江扑去。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得知日军登陆金山卫的消息后,立即命令淞沪战场前敌指挥官陈石叟作出应变部署,陈石叟急令右翼军团吴克仁的第67军前往松江增援。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负责人询问戴春风独立行动大队招募敢死队情况如何?戴春风回答道:“温暖上校招募了4万名敢死队员,已在松江城挖掘工事多日,来电保证能坚守松江城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