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高古称白登县。
西汉初年,刘邦就是在此地,被匈奴包围,差点成为俘虏。
县城东部的云门山,是阴山余脉的一条长达十余里的山脉。
大同与张家口的公路,就是沿着云门山山脚下修建而成。
长达十几里的山谷公路,北面是高耸的云门山,南面是低矮的山丘,以及洋河上游的小平原。
出了县城不到五里,便进入这段十几里的山谷公路。
矢野因三郎率领的师团主力,第二混成独立旅团,下辖的第29联队,第30联队,装甲车联队,工兵联队。
总兵力八千五百余人,从张家口出发。
装甲联队,与第二混成独立旅团为前部。
先后在怀安,天镇击溃了黑旗军新一师,所部第一团的一营,二营。
仅仅用了30个小时,便抵达阳高城,并击溃了三营的部队,顺利占领阳高城。
夜里这支曰寇,在阳高城休息了五个小时。
次日一早,刚刚五点钟,矢野因三郎便集合队伍进行了喊话。
“帝国的勇士们,阳高距离大同,只有一百五十里,今天夜里之前,我们必须赶到大同。”
“现在我命令你们,全部跑起来,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大同。”
头戴金星加绒军帽的矢野因三郎,身上披着厚厚的妮子军大衣。
腰间挂着镶金把柄的军刀,脚上穿着高筒军靴。
五十岁出头的年纪,身体魁梧,颇显健壮的他,鼻子下,留着一个标志的胡须。
个头足有一米七的他,在普遍只有一米六不到个头的小八嘎面前,倒是显得颇为威武。
“哈依!”
“哈依!”
……
士气如虹的小八嘎士兵们,身体站的笔直,个个面色狰狞,目光凶狠。
如此气势,不得不承认,这确实称得上是一支精锐的强兵。
早上六点左右,天色蒙蒙亮。
一夜的寒霜,在云门山山中,已经潜伏了两天的黑旗军各主力部队。
为了躲避山中的严寒,全军两万将士,沿着半山腰,以及山谷之内,挖掘了一道道深两米的壕沟。
又在壕沟之上,铺了一排木头,上面铺盖了一层茅草和树枝。
从而极大的保持了壕沟内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