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林大龙拜师

持续的高温天气,让蓄洪区的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

沈云川也没闲着,组织社员们水退到哪儿,土地就清理到哪儿、平整到哪儿。

正好也趁着这个机会,把许多年久失修的沟渠也重新修整了一下,平整后的土地用拖拉机再彻底深耕一遍。

在苏豫的建议下,沈云川在大队上公开挑选出来几个有点文化,且脑子灵光的后生,送去农机站学习开手扶拖拉机,并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农机小组。

除了给自己大队耕田外,别的大队有需求,农机小组也可以提供有偿服务。

因为村里已经通上了电,所以培养两个电工也很有必要,送去供电部门学习后回来的后生,也一并被加入了农机小组,机电不分家么。

苏豫是考虑到以后肯定要在元宝大队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所以提前做一些准备很有必要。

五天后,酿酒作坊第一批“地瓜烧”正式亮相。

五斤一坛的陶罐,一共装满了156坛,相当于780斤“地瓜烧”。

苏豫粗略算了一笔账,2000斤红薯,差不多才120元,产出了780斤“地瓜烧”,就按七毛一斤算,也得546块,毛利达到了426块。

陶罐是大队的土窑自己烧制的,人工和辅料也是极低,即便顶了天算成本,350块的纯利润也是妥妥的。

这个利润把赵玉贵和赵正吉哥俩都吓了一跳,这还是搬进新作坊后试做的头一批“地瓜烧”,这玩意这么来钱的吗?

直到苏豫给肖建国打了电话,肖建国第二天兴冲冲地开着卡车来装走了150坛“地瓜烧”,按八毛一斤,合计整六百块钱,交到赵玉贵手上的时候,赵玉贵才相信这是真的。

这种品质和价格的“地瓜烧”,肖建国呵呵一笑,就以他采购员的人脉关系,有多少都不够抢的,他都不敢说他手上有好酒。

苏豫自然是搭着顺风车去了北望市,期待了一周,就看鲁掌柜弄来的翡翠玉石给不给力了。

先去了一趟仓库,把粮食库存补足,又找到了林大龙,带着他一起去了鲁掌柜家。

鲁掌柜果然不负所托,已经把一大堆石头搬回了自己的院子里。

“东家,我师兄那边的石头差不多全在这里了,他开价八千块!”

苏豫二话没说,数钱。

随后,鲁掌柜急忙赶去了他师兄家,而林大龙则负责把石头运回仓库,苏豫留在鲁掌柜家又看了看鲁玉鹤的病情。

别看鲁玉鹤才十多岁,但说起话来,引经据典,让苏豫也应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