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城南鸽子窝见闻录

“你这篇文章我看了,谈谈你的想法呢?”汪丙炎抬起头,饶有兴趣地看向安永亮。

虽然这篇文章没有观点,但安永亮心里显然是有想法的。

汪丙炎去省里开会时,他就隐约感觉到了今年的返销粮一定是一个让汪丙炎头疼到问题,所以此刻他没有迟疑,便开口说道。

“城南的鸽子窝我连续两天去了两次,分别买了一百斤玉米面和一百斤大米,价格和市面上的行情一致,甚至一次性购买一百斤还可以便宜一点点。

粮食的质量非常好,这一点让我很是疑惑,真得搞不明白他们是从哪里弄来的这种高质量的粮食。

而且供应量还很不小,我打听了一下,他们一天就卖三千斤,卖完为止,据我观察,基本上不到一个小时就售罄了。

至于是不是还有其它销售渠道,我还没来得及去打探,毕竟除了最大的城南鸽子窝以外,其它城区也有一些小鸽子窝存在。

从我跟一些同样去买粮的聊天中得知,这个粮食渠道也就在最近出现不久,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一部分家庭粮食不足的困境,当然,目前也只局限于北望市区。”

汪丙炎听得很仔细,安永亮提到的几个问题,他也非常好奇。

不过就从安永亮的现有描述中,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这种平价且供应量还不错的渠道能够稳定存在的话,对解决粮食的短缺问题倒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虽然这个办法不能明说。

“永亮, 你觉得这种鸽子窝的市场,未来会给它一种怎样的定性?”

汪丙炎抛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我觉得目前上面对于关于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探讨正在逐渐升温,如果这种讨论能够真正得以落地实施,并形成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那么其带来的影响必将是深远而广泛的。

鸽子窝市场,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成为历史,这是搞活经济这一趋势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我想,新的经济形式和市场主体会应运而生,必将替代鸽子窝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主流。”

安永亮同样尖锐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汪丙炎重重地点了点头,“你说的这个话题,虽然上面都在吹风,但现在也只能仅限于我们两个之间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