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女芍药对着谢启明眼泪汪汪,看的他心里一阵心疼,最后还是同窗给出了一个主意,在书院不远处巷子里租一个小院子安置她,放学可以先去看看她再回家。
这一看二看的,最后不知道怎么的滚到了床上,谢启明占了芍药的清白身子,赌咒发誓会想办法接她回家。
什么办法?就是等成亲后让老婆来带她回去,只说是自己的丫鬟,老娘总不能查儿媳妇的丫鬟吧?
最让人闹心的是芍药已经生了一个儿子了,高淑英没进门就喜当妈。
要问这谢启明哪来的钱养外室和儿子?他每个月月银十两,再加上逢年过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的压岁钱,跟着爹娘出去人家给的见面礼,从小到大也攒了三百多两,全被他拿来用了。
现在他儿子快一岁了,手里的银子花了个七七八八,每个月都数着日子盼家里发月银。
此时的谢启明对娶高淑英无比盼望,听说高淑英的娘当年出嫁可是有好几十车嫁妆,这些嫁妆现在肯定都给她了,到时候带来谢家他不就有银子花了吗?
“呸,渣男!高淑英怎么摊上了这么一个人。”
“是她娘生前给她定的娃娃亲,她娘跟谢启明的娘是手帕交,这门亲事大概率你拆不了。”
系统忙对气哼哼的杜敏说道。
“你想什么呢?一个正四品,一个正二品大官,我一个平头老百姓掺和人家的儿女亲事,还要不要命了?我只是替高淑英难过,刚过了几年好日子,又遇到这样的丈夫,唉!”
“放心吧,她婆婆会护着她的,只要她不是恋爱脑,日子不会难过,毕竟她有钱。”
“小姑娘哟,哪能不对未来的丈夫有幻想?你说的轻巧。”
系统只说了一句,“你小看她了,你还是想想你儿子怎么上学吧。”
张五哥六岁了,该启蒙了,这红山村没有私塾,要想上学就得去城里。
去城里上学就得杜敏接送,杜敏又想去城里住了。
不过照顾老祖宗顺手了,红山村的村民都习惯了她跟老祖宗住一起,只给老祖宗送粮送菜送柴就行,不用自家出人照顾,这个账谁都会算。
系统给她提议,“你可以买个大青骡,跑的快还能拉车,天热你骑骡子送,天冷你赶车送。”
也对,不能搬走就武装交通工具,杜敏打定了主意,转天带着张五哥去了吴秀才的私塾报了名,张五哥开启了早出晚归的读书生涯。
杜敏花了三两银子买了官府给的福利地,村长范栓柱说,“山坡下的荒地你要不要开?开了三年不收税赋,打的粮食全是自己的。”
“先不开了吧,这三亩地够我种的了。”
刚开出来的地没有肥力,头两年打不了多少粮食,最关键的是杜敏不想费力气。
快过年了,高淑英再没来过,只让寒露送来六包糕点,两只鸡,两只烧鹅,还有一篓子苹果,“小姐忙,就不过来了,等到临走前一定会来见杜娘子,与您辞行。”
“你们小姐心情还好吧?”
“当然好啊,马上就去京城了,嫁妆都理好了,嫁衣也绣好了,能不高兴嘛?”
歌女芍药对着谢启明眼泪汪汪,看的他心里一阵心疼,最后还是同窗给出了一个主意,在书院不远处巷子里租一个小院子安置她,放学可以先去看看她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