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

:佛光普照,薪火相传

《七十二变的是我》

从西天的佛法盛会归来后,我怀着对佛法传承更为坚定的信念,回到了花果山。彼时,猴子猴孙们在我离开的这段日子,始终如一地坚持修习佛法,使得整个花果山被一种祥和宁静的氛围所萦绕。

为了让佛法在花果山深深扎根,我决意进一步完善佛法教育体系。依照年龄与对佛法的领悟程度,我将猴子们分成不同班级。对于年幼的猴子,我以生动有趣的故事为切入点,传授诸如善念、互助等基础理念。

“孩儿们,今儿个给你们讲个故事。从前呐,有只小猴子在森林里玩耍,瞧见一只小松鼠不慎从树上掉落受伤。这小猴子记着大王讲的要帮助他人,赶忙找来草药,帮小松鼠包扎伤口。后来,冬天到了,小松鼠为感谢小猴子,送来了好多坚果。这便是善有善报的道理。”我讲得绘声绘色,小猴子们听得全神贯注,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善良的光芒。

对于年纪稍长、领悟力较强的猴子,我深入阐释佛法教义、因果轮回,以及如何通过修行实现内心平静。我鼓励他们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比如与其他动物相处时秉持慈悲心,遭遇纷争时运用佛法智慧化解。

在这般系统的教导下,花果山的猴子们在佛法学习上进步显着,群体风气愈发醇厚。有一回,两只猴子为争夺一颗果实起了争执。一只猴子正要动手,另一只却想起佛法中的忍让与宽容,主动放弃果实并说:“咱们都是花果山的兄弟姐妹,为颗果实伤了和气,不合大王教的佛法。”那只冲动的猴子听后,羞愧不已,连忙道歉。此事在花果山传开,猴子们对佛法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随着花果山猴子们佛法修行日益深入,我们的声名远扬。周边山林的动物听闻花果山的变化,纷纷前来学习。起初,只有松鼠、野兔等与猴子亲近的小动物,后来,连老虎、狮子等猛兽也被吸引。

一只老虎来到花果山,心存疑虑地问我:“大圣,咱们生性凶猛,以捕猎为生,这与佛法的慈悲不杀生,是不是相悖?”

我微笑着回应:“佛法倡导慈悲,也理解世间万物的生存法则。你们为生存捕猎,只要不过度杀戮,心存敬畏,同时在其他方面践行佛法,比如不欺凌弱小、守护山林和平,便是对佛法的尊重。而且,通过修行,能让内心少些戾气,多些平和。”

老虎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在花果山学习一段时间后,回到领地的它不再肆意猎杀,还会保护领地内的弱小生物。受其影响,周边山林逐渐形成和谐共生的生态。

与此同时,八戒在高老庄也积极行动。他觉得仅在庄内传播佛法不够,应将其影响力扩散到周边城镇乡村。于是,八戒组织了一支佛法宣讲队,成员皆为高老庄中对佛法领悟颇深的村民。他们带着食物、衣物和佛法书籍,奔赴周边地区。

每到一处,宣讲队先为当地百姓提供生活援助,再讲解佛法。在一个饱受旱灾之苦的村庄,宣讲队不仅帮村民打井取水,还讲述佛法中面对苦难应保持的乐观与坚韧。

“乡亲们,这旱灾虽艰难,但佛法说,这是场考验。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心怀希望,定能渡过难关。而且,互相帮助就是在践行佛法的慈悲。”八戒的一位徒弟说道。

村民们深受触动,不仅积极配合打井取水,还认真学习佛法。此后,这个村庄不仅成功抵御旱灾,村民关系也更加紧密,互帮互助成为风尚。

八戒还在高老庄设立佛法救济所,收留无家可归、生活困苦之人。他让这些人在救济所学习佛法,同时传授耕种、编织等生存技能。许多人在救济所不仅学会自力更生,还成为佛法的忠实传播者。

沙僧在云游四海途中,来到一个被战乱摧毁的国家。这里的百姓流离失所,人心惶惶,对未来充满恐惧与迷茫。沙僧决定留下来,助力国家重建。

他先施展法力,帮百姓清理废墟、搭建临时住所。之后,他召集有威望的长者,共商国家重建计划。在此过程中,沙僧不断传播佛法中的和平、宽容与团结理念。

“大家看,战争带来无尽痛苦,但我们不能深陷仇恨。只有放下仇恨,相互宽容,才能重建美好家园。佛法说,众生皆平等,我们应团结起来,共克困难。”沙僧的话,如明灯照亮人们心中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