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列祖列宗

想当年,洪武爷白手起家,赤手空拳打下这大明万里江山,大明立国至今已有两百多年。

这份丰功伟绩,足可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提并论了。”

江宁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并未言语。

随后,朱由校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转而面向朱元璋的神像,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与惋惜,说道:“太祖爷呀,您老人家一生英明神武,乾纲独断,奈何造化弄人。

懿文太子过早离世,您却并未从其他皇子中另立储君,反倒钟情于懿文太子一脉,传位于建文帝。

您这一念之差,真是糊涂呀!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那场动荡天下的靖难之役。”

…………

说完,朱由校转身,走到成祖永乐皇帝朱棣的神像前。

他又如之前一样,点燃三烛香,插入香炉,而后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江宁同样跟着磕了三个响头。

站起身后,朱由校神情复杂地凝视着朱棣的神像,沉声开口道:“成祖爷,您老人家当真是了不起。

当年仅凭八百府兵起家,以寡击众,竟能接连击溃朝廷几十万大军,最终将建文帝从龙椅上拉了下来。

虽说这过程中涉及文武之争,但不可否认,您老人家是盖世英雄。

迁都北平。

修撰《永乐大典》,彰显文化昌盛。

郑和七下西洋,扬我大明国威。

五征蒙古,稳固边疆安宁。

这一桩桩、一件件功绩,足以傲视古今啊!”

朱由校又走到来到仁宗洪熙皇帝的神像前,望着神像,他拿起三支香,点燃后恭敬地插入香炉,接着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江宁虽不太清楚朱由校此举意图,但还是跟着一起磕了三个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站起身来后,朱由校感慨地说道:“仁宗皇帝,您老人家虽说在位仅仅十个月,但是,您却为成祖爷监国二十年。

虽无天子之名,却行天子之实,这永乐盛世,有您老人家一半的功劳。

在我大明历代先祖之中,您老人家的眼光无疑是最为长远的。

当年成祖迁都北平之后,您便敏锐地察觉到,国都定在北方,可钱粮税负却要依赖南方,长此以往,朝廷必将受南方官绅权贵所制。

所以,您老人家登记之后才动了将都城迁回南京应天的念头。

奈何天意弄人,您还未来得及完成迁都之举,便骤然驾崩。

自您之后,我大明国库便一直入不敷出,为钱粮之事发愁。

说到底,还是南方士绅牢牢把控住了朝廷的经济命脉啊。”

听到朱由校的话,江宁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仁宗洪熙皇帝曾欲迁都回南京,他倒是有所耳闻,可万万没想到,这背后竟还牵扯着如此错综复杂的诸多隐情。

紧接着,朱由校转过头,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对着江宁说道:“江兄,在朕这么多老祖宗当中,朕最佩服的便是太祖洪武爷、成祖永乐爷,还有仁宗洪熙爷这三位。”

江宁听闻,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

这时,朱由校缓缓走到宣宗皇帝朱瞻基的神像前。

神色颇为复杂地凝视着神像,开口说道:“宣宗爷呀,您老人家可谓是文武双全,上马治军,下马安民,能力卓绝。

然而,您却给大明朝埋下了隐患。

当年仁宗皇帝在位时,就已大力提拔南方文官,而您登基之后,更是进一步加大了南方文官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