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明说暗夺

杨虚彦的出身要比赛华佗强的多,他乃是大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之孙,故太子杨勇之子。

也就是说,他乃是皇室中人,甚至见到唐太宗李世民,还要叫一声“表哥”。

他对长平之战的了解,甚至比赛华佗还要清楚,毕竟杨虚彦的师傅当初就给他从多个角度分析过长平之战,赵国必败的原因。

他的师傅,同样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河东裴氏的裴矩。

隋炀帝时期,裴矩一手主导分裂了东西突厥,使得草原气运,一分为二。

所以在杨虚彦看来,赛华佗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徒劳罢了。

战争的胜负虽然在主帅,但除了西楚霸王项羽那种,一人可改变数千人战场局势的特殊存在外,更多的战争其实考验的就是双方的国力以及动员力。

秦军的补给线长度是赵军的两倍,兵力同样是赵军的两倍。

但是从公元前262年,秦军进攻上党郡拉开战事到如今的公元前260年。

两年的对峙中,率先支撑不住战争消耗的一方,却是赵国。

赛华佗懒得理会杨虚彦,眼前的这个男人不论学识见闻,还是功法招式,都给赛华佗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

虽然在奇门术数这等山人之学上,赛华佗要胜过对方,但是比起手中的剑,再强的术士也算不出自己打不过的敌手,什么时候向自己出剑。

此时的李牧早已率领八千武陵铁骑穿过上郡,向着河西郡而去,他甚至还在路上给自己多年的老对手写了一封信。

若是李牧可以顺利跃过河西郡,则可沿洛水而下,最终攻下洛阴城。

落阴以西就是秦国的都城咸阳,而它的东面,就是赫赫有名的函谷关。

截断此地,不但可以断绝秦军的后勤补给,更是绝妙的“围魏救赵”之计。

只是想要达到这一战略目标,除了武陵铁骑这等机动力出众的百战精兵外,还需要李牧这种胆大心细,又对武陵铁骑如臂使指的统帅才可。

要不是他临危受命,不得不去接手长平之战的烂摊子,李牧才不会冒着这样大的风险,孤军深入。

如果他的老朋友收到信后不愿配合,李牧此去,可以说是九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