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辰的船队是临时改装的客轮,但不是真的客轮。
为了装载更多的旅客,临时客轮,是三层通铺。至少旅客们在私密度的体验上,不是很好。
不过生活设施,物质生活条件,都不缺。
一两百人睡在一个大房间,也方便她们摆龙门阵,聊解旅途的寂寞。
这些女孩都是豆蔻年华,最是花枝招展的时节,本来也耐不住孤独。
海琳娜.本,现在她的汉名叫杨海燕,是这批移民中年龄最大的人。
其实,她现在还不满30岁,正是女人最美丽的时节。
说是年龄大了,真的没有人赞同。
她凸凹有致的身材,成熟欲滴的娇靥,最是让男人垂涎欲滴。
但她这个人,思想上比较保守。也许是因为她是清教徒,或者其它原因?
所以她至今都没经过男人。这在欧美人中间,很是另类。
也所以她才成为了移民中的一员。
旁边有几个金发碧眼的姑娘,在叽叽喳喳的说话。
她们说的是汉语。
虽然并不是非常熟练,但也能清楚明白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我是自愿申请移民的。
听说到了华国,不但是丰衣足食,而且工作也非常好。
只是一些服务性质的轻松工作,时间也不长。
如果能嫁给华人,还有机会成为超人,甚至成为上帝。”
一个名叫乔娜的女孩子,兴奋的说道,“我居然在第一次面试就合格了,真是太幸福了。”
她说的话,其实都是事实。
乔娜是满满的幸福感,因为这就意味着,她从此进入了美丽的天堂。
远离了这世界的纷乱。
其它几个女孩子,也有同感。
曾经的二十六国,因为战败的原因,国内都比较混乱。
唯有世界东方才一枝独秀。
说是女孩子们的天堂,并不为过。
乱世女子就是弱者,很多时候,不如草芥。
如果说,现在世界上还有一方净土,为她们遮风挡雨,无疑就是中国。
现在想要移民的人太多了,但华国的要求,又太高了。
身体健康,面目姣好,而且还必须是雏儿。
最后一条,就把太多的人,排除在外了。
她们中间,有一些十四岁左右的人,显然,需要一段时间养成。
她们虽然不明白很多事情?
但也记作了父母的话,“这是改变你们命运的契机。
就像中国人常说的,飞上枝头,变凤凰。
以后,一定要做好一个中国人。
孩子,爸爸妈妈祝福你。”
女儿能幸福,爸爸妈妈当然高兴,送上祝福,这也很正常。
他们也许是冥冥之中,有什么预感吧?
相反,角落里有些华裔女子,就比较尴尬了。
她们是抢着睡到最不起眼的角落,就是不想引起注意。
她们是糖槭树花(红枫叶)国,为了抵偿华国的巨额赔款,强制性移民和留学的人。
这次东方之行,对她们来说,仿佛就是一个轮回?
她们也曾是那片土地的主人之,现在却成了那片土地主人的战利品。
莫说是衣锦还乡,理论上她们现在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人,与阿猫阿狗,或者一件货物,没有什么区别。
这是何等的讽刺?!
华国,也是她们的祖宗坟茔之地。
她们是父母带出来的。
曾经在她们的父母眼中,华人就是劣等民族,他们以身为华人而耻辱。
他们抛弃了故国,带着财富,来加国享受自由民主……
但是,他们现在想回那片熟悉的土地,已经不可能。
虽然故国大度,并没有治这些人的罪,但是,天朝弃民,这个耻辱的标志,已经永远的打在了他们的身上。
故国不要,在居住国又是劣等公民,将来,他们将何以自处?
她们作为赔款,重返东方,与其说是轮回,不如说是报应。
唯一让她们欣慰的是,她们终于回到了故国。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她们绝不会重蹈父辈的覆辙,就算是死了,也愿身体化作养分,肥沃这片桑梓之地……
无论是什么心情,所有人都有走新生的感觉。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杨海燕背诵着唐杜牧的《阿房宫赋》。
一字一句,没有任何错误。
字正腔圆,没有一点瑕疵。
她的汉文化造诣,确实非常不凡。
其实,她也是主动申请移民的人。
她喜欢中国文化,不但是文学艺术,就连兵书战策,《六韬》《素书》等,都颇有心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确实也个奇女子。
她并不像很多女子,是向往现在中国的优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