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

这在大汉帝国是不存的。除非是重大节日,或者是十分重大的事件,才会有文武百官齐聚一堂的盛况。

刘一的帝国采用的是,“后世现代”的办公制度度。

人事部(吏)、财政部(户)、宣传教育部(礼)、战争部(兵)、司法部(刑)和建设部(工),都是分开办公的。

各司其职。

当然,还有司天监锦衣卫等部门。

另外,在六部之上,设立了由荀彧担纲的帝国内阁,直接向皇帝陛下负责。

不过,内阁对各部文件的审批答复,并不是直达皇帝本人,而是由宫女(百族丫鬟),转呈给诸葛锦绣的“皇家内”批阅……

内阁和各部,都在不夜城中办公,只是未央宫属于皇家内院的私秘之地,严禁涉足。

刘一确定这样的办公制,为的是充分发挥官员们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不会因自己没上早朝,而被世人诟病为昏君。

他对996这样的福报,一向是深恶痛绝的。

说远了。

今天,礼部侍郎王新(王横的父亲),接到了田英的传讯,摇光圣地派出了代表团,前来帝国进行“国事访问”。

大汉帝国现在,正在全力准备扩张战争,不是什么事情都要上报朝廷,外宾之类的,自然要经过东都城主官田英的初审。

“摇光圣地的代表团,王嫱圣人居然亲自了?”

荀彧喃喃低语,“是应该接见一下,看他们对帝国是个什么态度?”

其实荀彧丞相已经多次向皇帝陛下建议,向天枢天璇等六圣地,派出使节游说。

一如刘一不希望玉衡圣地经历战火的摧残,昔日的掌教荀彧,也不希望天枢等圣地,流血飘杵。

东洲七圣地虽然谈不上是同气联枝,但彼此并没有什么龌龊,总有一些香火之情。

避免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只是可惜,大汉帝国的礼部,还没有杰出合适的舌辩之士,又担心随便派个人会把事情搞砸。

画虎不成反类犬,那就不好了。

我不就山,山来就我,摇光圣地主动派代表团前来,不是更好吗?

……

看了看摇光圣地的代表团成员,特别是那个以美丽着称的王嫱圣人,就连荀彧都暗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