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悬人皇剑,驾鹅下扬州。

准确的说,他去的地方是扬州旁边的一座山脉,是要瞻仰一番那个道教圣地——茅山。

茅山是帝国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

上清圣人就是三清道祖(上清、玉清、太清)中的灵宝天尊,也叫通天圣人。

这里就算是他在人间的道统吧。

这个时空,明帝国在洪熙(明仁宗的年号)大帝和帝师文公(刘仁)的领导下,于西蛮子之前率先点亮了科技树,华夏民族在世界巅峰的百尺杆头,再进了十步。

当时高速发展的帝国,主旋律就是开拓、开拓、再开拓。

新航路、新大陆花落花夏。

明帝国时,美洲东部(包括夏威夷)、南极星大陆(即大洋洲),都正在帝国的积极开拓中。

国民没有多少空闲时间,地球时空流行明清时代的小说文化,就被拐了弯的历史长河绕开了。

没有四大名着,也没有《封神演义》,姜子牙自然没有机会封神,上清灵宝天尊,也没有惜败于诛仙阵、万仙阵。

刘一修的是《两仪造化诀》,是华夏道家文化的升级版本。对道教的三清祖师,也应该仰慕不已。

说真的,这个来自地球时空的灵魂,最敬仰的就是上清灵宝天尊。

骑着奎牛,背负诛天四剑,那桀骜不驯的伟岸形象,与华夏民族的铮铮铁骨,何其相似?

他对太清道祖是颇有微词,对玉清道祖是鄙视加不齿。

前者是非不分,后者穷凶恶极加不要脸。

师伯为老不尊,以大欺小对师侄狠下杀手;师兄联合外人(西方二圣),合力打压小师弟,全不念三位一体之情,还有些汉奸嫌疑——至使道教中落,释门大兴。

通天道祖虽败犹荣,道统长存。

不过,这都是因为前世看了《封神榜》,受到的“流毒”。

书归正传。

他们来到茅山时,已是傍晚了,一路疯狂杀戮,让他略清秀的脸庞,增添了几分阳刚和冷峻。

眼前的茅山,昔日那253、85平方千米(面积),372、5米(海拔),如他意料之中,也增加了五倍。

两千多米的山峰,在他眼中,真心不高。

这个道教洞天,看上去奇岖幽峭,雄伟挺拔,风光应该更加瑰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