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鬼”,真的很可怕吗?

“鬼”,真的很可怕吗?

一、道教理念中的鬼神道教认为,天地间有阴阳之气,至阳者上升为神仙,至阴者下降入地府,于是便有了神与鬼的分别。

在很多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中,都会把人死之后的魂魄描述成厉鬼,其实,这都是对神鬼信仰的误解。

道教中认为的鬼神,不过是阴阳二气所化。人生天地之间,本身便禀赋着阴阳二气,小孩出生时,新生儿的身体是温暖的,哭闹的声音是嘹亮的,其一切自然反应都呈现出外放的姿态,这是阳气充沛的表现。

随着生命过程的耗损,人身体内的阳气也在一点点消散,老年人普遍怕冷,整个身体也都呈现出佝偻内缩的状态,这是阳不胜阴的表现。

天地万物的生长枯荣,其实都是阴阳二气相互轮转的结果。

因此,道教中的鬼,不但本身并没有那么多的可怕之处,正相反,神人鬼分别正代表着阴、阳与和气,此三者虽然身份殊途,但他们却是彼此互生且缺一不可的存在。

道教立教的根本在于阴阳二字,世界万物的阴阳展现方式不同,并不存在孰高孰低的差别,所以在道教的观点中,并不会对人之魂魄所化作的鬼类有任何歧视的心态。

着名的志怪故事《宋定伯捉鬼》中,描述了一段宋定伯与鬼同行的过程。纵然人鬼异类,但文中的鬼并不是可怕而邪恶的形象,他如同人类一样也有疑惑、有畏惧。其鬼者,无非是另一种活着的状态罢了。

二、敬鬼神,尊宗族

古人信仰的根本在于鬼神,这里的鬼与神并不是今日所谓之迷信,而是对万物之灵,包括人类自我先祖的崇拜。

面对超越了自我能力与认知的现象,古人认为这是某种灵性的反映,为了表达对自然力量的尊崇,于是产生祭祀与祈祷。

这一行为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是发自于对未可知之事的敬畏,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仪式化的方式对万民进行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