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第四年,华夏第二

阳仪如此聪明,自然是能明白:

其一:段尘追求效率,他们内部所谓的党派,他不在乎,也能够镇得住,只要办事和听话,段尘不会亏待。

其二:段尘年轻,儿子都还没有,现在太早考虑继承人问题,考虑到未来,并不好,他要阳仪等人安心办事。

听完此话,阳仪老脸一红,一时间也感到羞愧,只能是道:

“主公今日之言,阳仪铭记!”

走出将军府,他依然皱眉沉思:

“我是不是操心太多,想的太多了,我如此行径,和那些谄媚之臣又有什么差别呢?”

一想到这里,他也感觉到了一丝异样。

好似某种束缚被解脱一般,某一瞬间,甚至有些后悔:

“主公对辽东掌控如此之深,无论所谓辽东本土世家,还是北境世家,在主公看来,不过都是臣民罢了,并不是合作对象,我等好似是将此看的太重了。”

一个很微妙的事情,汉末诸侯发展多依赖世家豪族,哪怕早先东汉开国的刘秀,也是如此。

但段尘却不一样,这位主公的经济基础并不是世家庄园,和豪族地主,而是自耕农和屯田异族,加上城市工人。

某种程度上,世家庄园只是段尘的一种附庸,而不是支柱。

深层次讲,如今的曹操屯田,又何尝不是利用屯田军民和宗室势力,与地方世家产生割裂呢?

肆意的人,总有其资本,被牵制的人,总有其无奈。

某些时候,所谓进取与软弱,所谓态度的表达,就在其中了。

“唉!”

心中的深思,终究还是化为一声叹息,阳仪很苦恼,却一时间不知道自己在苦恼些什么。

·····

2月份开始,华夏也忙碌了起来,主要就是【蒙古西征】北伐,还有第四次融合点总评和国战擂台。

每到这个时候,便也是段尘总结自己一年发展的时期。

去年的这个时候,段尘统一了辽东,稳固了内部,并且着力于开垦北方。

到了今年,华夏的大批投入送入北方,段尘也基本完成了对北方的初步开发,高句丽乃至于整个半岛,扶余,甚至蒙古人都已经得到安置,南方的汉人迁徙虽然减少,但也未曾断绝。

整个辽东人口在统计之后达到870万左右,如果单从这些换算是GDP增幅的话,基本达到了30%以上的增长率。

但段尘并不意外。

一方面,要考虑到大批人口迁移开发填充。

另一方面,要考虑世家势力的缩减,对辽东掌控和开发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