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我有一计,可分裂幽州

辽东当前的军事体系,预备兵力的来源主要就两种。

一种是从本土安置的自耕农中招募而来,依靠辽东乡土观念,和对段尘的维护忠诚而凝聚。

另一种是从鲜卑还有北方抽调的兵力,加上早先吸收公孙度,高句丽等势力的士兵,这种士兵优点是军事素质好,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很难整合到一处。

整个辽东各郡,段尘都设立有专门的练兵场,总共由设立的辽东军部掌控。

各地的兵力训练完毕之后,主要便是编入地方的普通卫兵,还有警务军,其中精锐抽调入昌黎由关羽集中训练。

这批精锐兵源未来还会再挑选一部分,通过军方推举途径,进入到辽东军校训练。

只是现在还没有开始。

如此一来,辽东就形成了“地方兵(屯田兵,预备兵,警务兵)——昌黎预备兵(兵源主力)——主战兵(军校)”三级体系。

给正常兵力调动都是直接从地方兵开始调集,而留给赵云和许褚的自然要更好一些,需要从昌黎预备兵中调选。

但这昌黎预备兵一年下来也就一万余,不仅要用于补充主战兵兵源,还有各路士兵的扩充,真的留下来5000,已经是极限了。

····

四月过后是五月,五月过后是六月····

无论如何度过,这大汉的百姓始终无法安稳下来。

乱世之中,军阀割据,冀州、幽州,乃至南方的各个州郡,都难以寻觅到一处没有战火的净土。

关中的雍凉之地,小皇帝在长安过着艰苦的生活。董卓死后,王允主政,短暂的稳定时光转瞬即逝,紧接着便是李傕、郭汜之乱,吕布也向东出逃。整个关中被雍凉一系搅得混乱不堪,犹如一锅乱粥。

小皇帝年纪尚小,尚未满十岁,便已深切地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和人生的疾苦。

6 月,这是一个美好的季节,瓜果开始逐渐成熟,气候尚未完全炎热。在遥远的北方幽冀两州,降雨开始增多,时而带来一丝凉意,却并不让人感到烦躁。

袁绍在休养生息数月后,并没有闲着,而是全力向南方的青州发动征伐。此前,青州的黄巾军已被曹操收服,整个青州的底蕴大不如前。

袁绍派出其子袁潭一路征讨,进展颇为顺利。

终于,在今日,一份来自邺城的战报传至袁绍手中。正在品尝着瓜果的袁绍,仔细聆听战报后,更是开怀大笑。

“青州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