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萧懿功高遭忌恨 宝卷密谋除功臣

跑到渴了,就下马从腰边解下个蠡器,舀点茶水来喝。

有时候,宝卷还亲自跑到潘妃的舆轿前,手里端着茶水,递给潘妃。

那温柔劲儿,别提了。

递完茶水,他又一跃上马,继续驰骋。

“陛下,您慢点儿,可别摔着了。”

潘妃在后面喊着,眼里满是关切。

宝卷只是哈哈一笑,马鞭一挥,跑得更快了。

就这么一天跑下来,到了日暮时分,还没说回宫的事儿呢。

宝卷就带着潘妃,往那些他平时亲幸的大臣家里去,留下吃宴。

“潘妃啊,你看这大臣家的宴席,可还合你的口味?”

宝卷一边吃着,一边问潘妃。

“陛下觉得好呢,那便是好的。”

潘妃微笑着回答,那笑容里,满是幸福和满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这么着,宝卷和潘妃在亲幸家留宴,享受着这奢华又惬意的时光,完全不顾外头天色已晚,宫里还等着他们回去呢。

潘父宝庆,因着女儿潘妃在宫中得宠,皇帝特赐府邸于都城之中。

这宝卷皇帝,对潘妃的父亲宝庆格外亲近,开口便唤作“阿丈”。

不单是对宝庆,即便是对着朝中的茹法珍,皇帝也是以“丈”相称,显得亲昵非常。

茹家没有女儿,却也因着这层关系,得了皇帝的一声“丈”。

至于那梅虫儿,更是被宝卷皇帝呼为“阿兄”,可见其受宠之深。

一日,宝卷皇帝兴起,想要学骑马。

这营兵俞灵韵,骑术高超,在都城中是出了名的。

宝卷便找到了他,央求他教自己骑马。

俞灵韵自然不敢怠慢,悉心教授。

宝卷学得开心,一高兴,也唤俞灵韵为“兄”。

这几人,宝卷、宝庆、茹法珍、梅虫儿、俞灵韵,时常聚在一起嬉戏玩耍,如同孩童一般。

玩累了,便一同前往宝庆家中歇息。

潘妃亲自下厨,调羹烹饪,还亲手汲来清水,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

饭菜备好,潘妃便与宝卷并肩而坐,举杯共饮。

法珍、虫儿等人也依次入席,不分男女,不论尊卑,大家开怀畅饮,嬉笑打趣,好不热闹。

其中还有个阉人王宝孙,年纪不过十余岁,生得眉清目秀,宛如处女一般。

宝卷皇帝见了,甚是喜爱,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伥子”,对他宠爱有加。

潘妃见了这王宝孙,也是另眼相看,觉得他小巧可爱,时常让他坐在自己的膝上,一同饮酒作乐。

这王宝孙,真是好福气,能得潘妃如此青睐,只可惜少了件男儿身。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王宝孙因着皇帝的宠爱,也渐渐变得骄纵起来。

夜深人静时,他还能留在皇帝的御榻旁侍寝,这更是让他恃宠生骄。

渐渐地,他开始插手朝政,甚至擅自改动皇帝的诏敕,控制朝中大臣。

那梅虫儿、王咺之等人,虽然心中畏惧,却也不敢轻易得罪他。

有一回,王宝孙竟然骑着马直接进入了皇宫大殿,对着宝卷皇帝指手画脚,大声呵斥。

宝卷皇帝却不以为意,反而笑眯眯地看着他,一副纵容的模样。

众臣见状,心中暗自叹息,却也不敢多言。

宝卷皇帝对王宝孙的宠爱,与日俱增。

他日日夜夜都留着王宝孙在身边侍奉,对他百般呵护,宠爱至极。

从前,世祖赜筑起了那座雄伟的兴光楼,楼顶还施上了青漆,显得分外耀眼。

这天,宝卷和武帝闲聊时,瞥见那楼,心中忽生一念,对武帝说:“这楼虽好,但武帝您不够巧思啊。

何不纯用琉璃来建,那才叫一个华丽非凡!”

武帝听了,只是笑笑,没当回事。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永光二年的八月。

这天夜里,宝卷带着潘妃等一干人,兴冲冲地去夜游。

月光如水,宫灯摇曳,一行人玩得不亦乐乎,全然不知一场大祸即将临头。

就在这时,火神祝融氏仿佛突然闯入了宫禁,大火瞬间肆虐开来,威焰滔天。

那火势之猛,如同狂风扫落叶,一瞬间就毁去了房屋三千余间。

宫门夜里本是紧闭的,没有皇上的敕令,谁也不敢擅自打开。

宝卷他们正在外头玩得兴起,哪知宫内已是一片火海。

等到宝卷闻讯,急匆匆地驰马赶回,传谕开门时,宫内早已是一片焦土,什么都没了。

只见那火光冲天,黑烟滚滚,一片狼藉。

宝卷心急如焚,冲进宫内,四处寻找幸存者。

只见侍女、小妾,烧死的无数,惨不忍睹。

宝卷望着这片废墟,心中不禁叹息:“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