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一个樵子哼着小曲儿,唱完把肩上的一担柴“哐当”一声放下,走到姜子牙旁边,准备歇会儿。他瞅了瞅姜子牙,笑着说:“老丈,我可老见您在这儿拿着鱼竿钓鱼了,咱这场景,就像演故事似的。”
姜子牙一听,有点好奇,问道:“像什么故事啊?”
樵子得意地说:“像那‘渔樵问答’啊!”
姜子牙眼睛一亮,高兴地说:“嘿,还真是个‘渔樵问答’,有意思!”
樵子接着问:“您贵姓啊?哪儿人?咋跑到这儿来了?”
姜子牙不紧不慢地回答:“我是东海许洲人,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
樵子听完,笑得前仰后合,差点没喘过气来。
姜子牙一脸懵,问:“你笑啥呀?我报个名字,有这么好笑吗?”
樵子好不容易止住笑,说:“您刚才说您道号飞熊,我就忍不住笑了。”
姜子牙更纳闷了:“人都有个号,这有啥好笑的?”
樵子撇撇嘴说:“您看以前那些古人,什么高人、圣人、贤人,那都是肚子里装满了学问,才华横溢的。像风后、老彭、傅说、常桑、伊尹他们,才有资格取那么厉害的号。您也叫这么个号,感觉不太搭啊,所以我才笑。我老看您靠着绿柳在这儿钓鱼,也没别的营生,就跟守株待兔似的,盯着这清波,也没看出您哪儿高明,咋就也有道号了呢?”
说完,武吉拿起溪边的钓竿,一看,好家伙,钓线上扣着根直直的针,连个弯都没有。他拍着手,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对着姜子牙直摇头,还感叹道:“有智慧可不看年纪大小,没谋略就算活一百岁也是白搭。”
接着,樵子又问姜子牙:“您这钓线咋不弄弯呢?老话说‘且将香饵钓金鳌’,我教您一招。把这针用火烧红,打成钩的样子,再放上香饵,线上弄个浮子。鱼来吃食的时候,浮子一动,就知道鱼来了,往上一提,钩就能挂住鱼腮,这样才能钓到鲤鱼,这才是正儿八经的捕鱼方法。您这样的钩,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可见您不太懂钓鱼的门道,还敢叫飞熊?”
姜子牙听了,微微一笑,说:“你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老夫我在这儿,名义上是钓鱼,可心思根本不在鱼身上。我是在这儿守着机会,等着一飞冲天呢,怎么能为了钓鱼把自己弄弯了?这可不是大丈夫该干的事儿。我宁愿直来直去地获取,也不在歪门邪道上谋求,我不是为了钓水里的鱼,我钓的可是君王和将相。不信你看,我还有诗为证呢。”说着,姜子牙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短杆长线守磻溪,这个机关那个知?只钓当朝君与相,何尝意在水中鱼。”
武吉听完,笑得更厉害了,大声说:“您还想做王侯呢!就您这模样,哪儿像王侯啊,倒像个活蹦乱跳的猴子!”
姜子牙也不生气,笑着回他:“你看我不像王侯,我看你的样子也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