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看完,心里琢磨:“说得倒是挺好。只是这奏章里提到云中子除妖的事,前些天差点让苏美人丢了性命,多亏老天保佑,烧了剑才安定;今天又说妖氛在宫廷里!”纣王回头问妲己:“杜元铣上书,又提到妖魅侵扰,这到底是咋回事?”妲己走上前跪着上奏说:“前些天云中子就是个江湖术士,瞎编妖言,迷惑您的耳朵,扰乱万民,这就是妖言乱国;现在杜元铣又拿这个当话题,都是拉帮结派蛊惑众人,故意找事。老百姓最傻了,一听到这种妖言,不慌的也慌了,不乱的也乱了,搞得老百姓慌里慌张,没法安定,自然就乱了。追究起来,都是被这种没根据的话给忽悠的。所以凡是妖言惑众的,杀了没商量!”纣王说:“美人说得太对了!”传我的旨意:把杜元铣砍头示众,警告那些乱说话的!”首相商容说:“陛下,这事不行啊!元铣是三代的老臣,一直忠诚善良,真心为国家,尽心尽力,无非是早上想着报答君主的恩情,晚上想着酬谢君主的恩德,一片苦心,不得已才说这些。况且他职责是掌管天文,观测吉凶,如果看到了却不奏报,恐怕有关部门会弹劾。现在因为直言进谏,陛下反而要他死,元铣就算死也不推辞,用命报答君主,就算去了地府,自己也觉得死得其所。就怕文武百官里,大家都觉得元铣无辜被杀心里不平。希望陛下体谅他的忠心,可怜可怜他赦免了吧。”纣王说:“丞相你不懂,如果不斩元铣,这种瞎话永远没个完,会让百姓一直慌慌张张,没有安宁的日子。”商容还想再劝,无奈纣王不听,让奉御官送商容出宫。奉御官逼着商容走,商容没办法,只能出来。到了文书房,看到杜太师等着命令下来,不知道有杀身之祸。旨意已经下来:“杜元铣妖言惑众,拿下砍头,以正国法。”奉御官宣读了诏书,不由分说,把杜元铣的衣服扒了,用绳子绑起来,带出午门。
刚到九龙桥,只见一位大夫,穿着大红袍,是梅伯。看到杜太师被绑着过来,上前问:“太师犯了啥罪这样啊?”元铣说:“天子不理朝政,我们向宫廷里上奏章,说妖气一直围绕在宫中,灾星马上就要降临天下。首相转达,冒犯了皇上。君要臣死,不敢违抗旨意。梅先生,‘功名’这两个字,都成灰了;多年的忠心,竟然变得冷冰冰!”梅伯听了:“两边的,先停一下。”走到九龙桥边,正巧碰到首相商容。梅伯说:“请问丞相,杜太师犯了啥罪,皇上非要他死?”商容说:“元铣的奏章本来是为了朝廷,因为妖氛围绕在宫门口,怪气照在宫廷里。现在皇上听了苏美人的话,给他定了个‘妖言惑众,让万民惊慌’的罪。老夫苦苦劝谏,天子不听。能咋办呢!”梅伯听完,气得“五脏六腑都要炸了,三昧真火在胸口烧”:“老丞相您调和阴阳,管理朝政,奸臣就斩了,佞臣就杀了,贤人就推荐,能人就褒奖,君主正您就不说话,君主不正您就直言劝谏。现在天子无缘无故杀大臣,像丞相您这样闭口不言,听之任之,是看重自己的功名,轻视朝廷的重臣,贪生怕死,爱惜自己这一点点血肉之躯,害怕君王的刑法,这都不是丞相您该做的呀!”喊:“两边,先停一下!等我和丞相面见君主!”梅伯拉着商容走过大殿,直接进了内庭。
梅伯是外官,到了寿仙宫门首,就自己趴伏在地。奉御官启奏:“商容、梅伯等候旨意。”纣王说:“商容是三代的老臣,进内可以赦免;梅伯擅自进内廷,不遵守国法。”传旨:“宣!”商容在前,梅伯在后,进宫趴伏在地。纣王问:“你们两个有啥奏章?”梅伯说:“陛下!臣梅伯有奏疏,杜元铣因为啥事触犯国法,以至于要赐死?”纣王说:“杜元铣和方士勾结,编造妖言,煽动军民,扰乱朝政,污蔑朝廷。身为大臣,不想着报答恩情,反而假称有妖魅,蒙蔽欺骗君主,按律法应当诛杀,铲除奸佞,这不算过分。”梅伯听了纣王的话,不由得厉声上奏说:“我听说尧王治理天下,顺应天时和人心;听文官的话,听从武将的计策,一天一朝,一起谈论让百姓安定治理国家的办法;远离谗言和美色,一起享受太平。现在陛下半年不上朝,在深宫里享乐,天天喝酒设宴,夜夜欢快娱乐,不管朝政,不容纳谏言。我听说‘君如腹心,臣如手足’,心正手脚就正,心不正手脚就歪邪。老话说:‘臣子正君主邪,国家的祸患就难治。’杜元铣是治理国家的忠良之臣。陛下要是斩了元铣废弃先王的大臣,听艳妃的话,伤害国家的栋梁,臣希望主公赦免杜元铣一点点生机,让文武百官敬仰圣君的大德。”
纣王听了说:“梅伯和元铣是一伙的,违法进宫,不分内外,本来应该和元铣一样受刑罚,无奈之前侍奉我有功劳,姑且免了他的罪,削掉他上大夫的职位,永远不再任用!”梅伯厉声大声说:“昏君听妲己的话,失去君臣的情义,现在斩元铣,哪里是斩元铣,实际上是斩朝歌的万民!现在罢了我的职,轻得像灰尘。这有啥可惜的!只是不忍心成汤几百年的基业毁在昏君手里!现在听说太师北征,朝纲没人管,各种事都混乱。昏君天天听谗佞臣子的话,被左右的人迷惑,和妲己在深宫里,日夜荒淫,眼看着天下要变乱,我没脸去见先帝在地下啊!”纣王大怒,让奉御官:“把梅伯拿下,用金瓜砸脑袋!”两边刚要动手,妲己说:“我有奏章。”纣王说:“美人有啥要跟我说的?”——“我跟主公说:臣子在殿上,横眉竖眼,骂着侮辱君主,大逆不道,乱了伦理反常,不是一死就能赎罪的。暂且把梅伯暂时关在监狱里,我想一个刑罚,杜绝狡猾臣子的胡言乱语,除掉邪说纠正乱正。”纣王问:“这刑罚啥样?”妲己说:“这刑罚大概高二丈,圆八尺,上、中、下用三个火门,用铜造成,像铜柱一样;里边用炭火烧红。然后把妖言惑众、花言巧语侮辱君主、不尊法度、没事乱进谏章、各种违法的人,光着脚剥掉官服,用铁索绑住身体,裹在铜柱上,只炮烙四肢筋骨,没多久,烟消骨化,都成灰烬。这个刑罚叫‘炮烙’。要是没有这种酷刑,奸诈狡猾的臣子,沽名钓誉的家伙,都不把法纪当回事,都不知道害怕。”纣王说:“美人的办法,真是完美无缺!”马上命令传旨:“把杜元铣砍头示众,警告那些说妖言的;把梅伯关在监狱里。”又传旨意:“照样造炮烙的刑具,限快速完成。”首相商容看到纣王要做无道之事,听信妲己,竟然要造炮烙,在寿仙宫前叹气说:“现在看天下大事要完了!只是成汤恭敬谨慎有德行,一片小心,承继天命;哪知道传到当今的天子,一下子就无道了。眼看着祖宗的宗庙守不住,国家变成废墟。我怎么忍心看!”又听到妲己造炮烙的刑罚,商容趴伏上奏说:“我启奏陛下:天下大事已经定了,国家万事安宁。老臣衰老腐朽,不能担当重任,怕做事颠倒,得罪陛下,恳请念在臣侍奉君主三代,多年在相位,实在惭愧白吃饭,陛下虽然不马上罢免我,但是我这么老了能咋办。希望陛下赦免我这把老骨头,放我回老家,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吃饱肚子,都是陛下给我的晚年福分。”纣王见商容辞官,不做丞相了,纣王安慰说:“您虽然年纪大了,还算精神,无奈您坚决辞官,但是您处理朝纲很辛苦,多年勤恳,我很不忍心。”马上命令侍从官:“传我的旨意,点两个文官,准备四份礼物,送您荣耀归乡。仍然让本地的官员不时问候。”商容谢恩出朝。
纣王看完,心里琢磨:“说得倒是挺好。只是这奏章里提到云中子除妖的事,前些天差点让苏美人丢了性命,多亏老天保佑,烧了剑才安定;今天又说妖氛在宫廷里!”纣王回头问妲己:“杜元铣上书,又提到妖魅侵扰,这到底是咋回事?”妲己走上前跪着上奏说:“前些天云中子就是个江湖术士,瞎编妖言,迷惑您的耳朵,扰乱万民,这就是妖言乱国;现在杜元铣又拿这个当话题,都是拉帮结派蛊惑众人,故意找事。老百姓最傻了,一听到这种妖言,不慌的也慌了,不乱的也乱了,搞得老百姓慌里慌张,没法安定,自然就乱了。追究起来,都是被这种没根据的话给忽悠的。所以凡是妖言惑众的,杀了没商量!”纣王说:“美人说得太对了!”传我的旨意:把杜元铣砍头示众,警告那些乱说话的!”首相商容说:“陛下,这事不行啊!元铣是三代的老臣,一直忠诚善良,真心为国家,尽心尽力,无非是早上想着报答君主的恩情,晚上想着酬谢君主的恩德,一片苦心,不得已才说这些。况且他职责是掌管天文,观测吉凶,如果看到了却不奏报,恐怕有关部门会弹劾。现在因为直言进谏,陛下反而要他死,元铣就算死也不推辞,用命报答君主,就算去了地府,自己也觉得死得其所。就怕文武百官里,大家都觉得元铣无辜被杀心里不平。希望陛下体谅他的忠心,可怜可怜他赦免了吧。”纣王说:“丞相你不懂,如果不斩元铣,这种瞎话永远没个完,会让百姓一直慌慌张张,没有安宁的日子。”商容还想再劝,无奈纣王不听,让奉御官送商容出宫。奉御官逼着商容走,商容没办法,只能出来。到了文书房,看到杜太师等着命令下来,不知道有杀身之祸。旨意已经下来:“杜元铣妖言惑众,拿下砍头,以正国法。”奉御官宣读了诏书,不由分说,把杜元铣的衣服扒了,用绳子绑起来,带出午门。
刚到九龙桥,只见一位大夫,穿着大红袍,是梅伯。看到杜太师被绑着过来,上前问:“太师犯了啥罪这样啊?”元铣说:“天子不理朝政,我们向宫廷里上奏章,说妖气一直围绕在宫中,灾星马上就要降临天下。首相转达,冒犯了皇上。君要臣死,不敢违抗旨意。梅先生,‘功名’这两个字,都成灰了;多年的忠心,竟然变得冷冰冰!”梅伯听了:“两边的,先停一下。”走到九龙桥边,正巧碰到首相商容。梅伯说:“请问丞相,杜太师犯了啥罪,皇上非要他死?”商容说:“元铣的奏章本来是为了朝廷,因为妖氛围绕在宫门口,怪气照在宫廷里。现在皇上听了苏美人的话,给他定了个‘妖言惑众,让万民惊慌’的罪。老夫苦苦劝谏,天子不听。能咋办呢!”梅伯听完,气得“五脏六腑都要炸了,三昧真火在胸口烧”:“老丞相您调和阴阳,管理朝政,奸臣就斩了,佞臣就杀了,贤人就推荐,能人就褒奖,君主正您就不说话,君主不正您就直言劝谏。现在天子无缘无故杀大臣,像丞相您这样闭口不言,听之任之,是看重自己的功名,轻视朝廷的重臣,贪生怕死,爱惜自己这一点点血肉之躯,害怕君王的刑法,这都不是丞相您该做的呀!”喊:“两边,先停一下!等我和丞相面见君主!”梅伯拉着商容走过大殿,直接进了内庭。
梅伯是外官,到了寿仙宫门首,就自己趴伏在地。奉御官启奏:“商容、梅伯等候旨意。”纣王说:“商容是三代的老臣,进内可以赦免;梅伯擅自进内廷,不遵守国法。”传旨:“宣!”商容在前,梅伯在后,进宫趴伏在地。纣王问:“你们两个有啥奏章?”梅伯说:“陛下!臣梅伯有奏疏,杜元铣因为啥事触犯国法,以至于要赐死?”纣王说:“杜元铣和方士勾结,编造妖言,煽动军民,扰乱朝政,污蔑朝廷。身为大臣,不想着报答恩情,反而假称有妖魅,蒙蔽欺骗君主,按律法应当诛杀,铲除奸佞,这不算过分。”梅伯听了纣王的话,不由得厉声上奏说:“我听说尧王治理天下,顺应天时和人心;听文官的话,听从武将的计策,一天一朝,一起谈论让百姓安定治理国家的办法;远离谗言和美色,一起享受太平。现在陛下半年不上朝,在深宫里享乐,天天喝酒设宴,夜夜欢快娱乐,不管朝政,不容纳谏言。我听说‘君如腹心,臣如手足’,心正手脚就正,心不正手脚就歪邪。老话说:‘臣子正君主邪,国家的祸患就难治。’杜元铣是治理国家的忠良之臣。陛下要是斩了元铣废弃先王的大臣,听艳妃的话,伤害国家的栋梁,臣希望主公赦免杜元铣一点点生机,让文武百官敬仰圣君的大德。”
纣王听了说:“梅伯和元铣是一伙的,违法进宫,不分内外,本来应该和元铣一样受刑罚,无奈之前侍奉我有功劳,姑且免了他的罪,削掉他上大夫的职位,永远不再任用!”梅伯厉声大声说:“昏君听妲己的话,失去君臣的情义,现在斩元铣,哪里是斩元铣,实际上是斩朝歌的万民!现在罢了我的职,轻得像灰尘。这有啥可惜的!只是不忍心成汤几百年的基业毁在昏君手里!现在听说太师北征,朝纲没人管,各种事都混乱。昏君天天听谗佞臣子的话,被左右的人迷惑,和妲己在深宫里,日夜荒淫,眼看着天下要变乱,我没脸去见先帝在地下啊!”纣王大怒,让奉御官:“把梅伯拿下,用金瓜砸脑袋!”两边刚要动手,妲己说:“我有奏章。”纣王说:“美人有啥要跟我说的?”——“我跟主公说:臣子在殿上,横眉竖眼,骂着侮辱君主,大逆不道,乱了伦理反常,不是一死就能赎罪的。暂且把梅伯暂时关在监狱里,我想一个刑罚,杜绝狡猾臣子的胡言乱语,除掉邪说纠正乱正。”纣王问:“这刑罚啥样?”妲己说:“这刑罚大概高二丈,圆八尺,上、中、下用三个火门,用铜造成,像铜柱一样;里边用炭火烧红。然后把妖言惑众、花言巧语侮辱君主、不尊法度、没事乱进谏章、各种违法的人,光着脚剥掉官服,用铁索绑住身体,裹在铜柱上,只炮烙四肢筋骨,没多久,烟消骨化,都成灰烬。这个刑罚叫‘炮烙’。要是没有这种酷刑,奸诈狡猾的臣子,沽名钓誉的家伙,都不把法纪当回事,都不知道害怕。”纣王说:“美人的办法,真是完美无缺!”马上命令传旨:“把杜元铣砍头示众,警告那些说妖言的;把梅伯关在监狱里。”又传旨意:“照样造炮烙的刑具,限快速完成。”首相商容看到纣王要做无道之事,听信妲己,竟然要造炮烙,在寿仙宫前叹气说:“现在看天下大事要完了!只是成汤恭敬谨慎有德行,一片小心,承继天命;哪知道传到当今的天子,一下子就无道了。眼看着祖宗的宗庙守不住,国家变成废墟。我怎么忍心看!”又听到妲己造炮烙的刑罚,商容趴伏上奏说:“我启奏陛下:天下大事已经定了,国家万事安宁。老臣衰老腐朽,不能担当重任,怕做事颠倒,得罪陛下,恳请念在臣侍奉君主三代,多年在相位,实在惭愧白吃饭,陛下虽然不马上罢免我,但是我这么老了能咋办。希望陛下赦免我这把老骨头,放我回老家,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吃饱肚子,都是陛下给我的晚年福分。”纣王见商容辞官,不做丞相了,纣王安慰说:“您虽然年纪大了,还算精神,无奈您坚决辞官,但是您处理朝纲很辛苦,多年勤恳,我很不忍心。”马上命令侍从官:“传我的旨意,点两个文官,准备四份礼物,送您荣耀归乡。仍然让本地的官员不时问候。”商容谢恩出朝。
纣王看完,心里琢磨:“说得倒是挺好。只是这奏章里提到云中子除妖的事,前些天差点让苏美人丢了性命,多亏老天保佑,烧了剑才安定;今天又说妖氛在宫廷里!”纣王回头问妲己:“杜元铣上书,又提到妖魅侵扰,这到底是咋回事?”妲己走上前跪着上奏说:“前些天云中子就是个江湖术士,瞎编妖言,迷惑您的耳朵,扰乱万民,这就是妖言乱国;现在杜元铣又拿这个当话题,都是拉帮结派蛊惑众人,故意找事。老百姓最傻了,一听到这种妖言,不慌的也慌了,不乱的也乱了,搞得老百姓慌里慌张,没法安定,自然就乱了。追究起来,都是被这种没根据的话给忽悠的。所以凡是妖言惑众的,杀了没商量!”纣王说:“美人说得太对了!”传我的旨意:把杜元铣砍头示众,警告那些乱说话的!”首相商容说:“陛下,这事不行啊!元铣是三代的老臣,一直忠诚善良,真心为国家,尽心尽力,无非是早上想着报答君主的恩情,晚上想着酬谢君主的恩德,一片苦心,不得已才说这些。况且他职责是掌管天文,观测吉凶,如果看到了却不奏报,恐怕有关部门会弹劾。现在因为直言进谏,陛下反而要他死,元铣就算死也不推辞,用命报答君主,就算去了地府,自己也觉得死得其所。就怕文武百官里,大家都觉得元铣无辜被杀心里不平。希望陛下体谅他的忠心,可怜可怜他赦免了吧。”纣王说:“丞相你不懂,如果不斩元铣,这种瞎话永远没个完,会让百姓一直慌慌张张,没有安宁的日子。”商容还想再劝,无奈纣王不听,让奉御官送商容出宫。奉御官逼着商容走,商容没办法,只能出来。到了文书房,看到杜太师等着命令下来,不知道有杀身之祸。旨意已经下来:“杜元铣妖言惑众,拿下砍头,以正国法。”奉御官宣读了诏书,不由分说,把杜元铣的衣服扒了,用绳子绑起来,带出午门。
刚到九龙桥,只见一位大夫,穿着大红袍,是梅伯。看到杜太师被绑着过来,上前问:“太师犯了啥罪这样啊?”元铣说:“天子不理朝政,我们向宫廷里上奏章,说妖气一直围绕在宫中,灾星马上就要降临天下。首相转达,冒犯了皇上。君要臣死,不敢违抗旨意。梅先生,‘功名’这两个字,都成灰了;多年的忠心,竟然变得冷冰冰!”梅伯听了:“两边的,先停一下。”走到九龙桥边,正巧碰到首相商容。梅伯说:“请问丞相,杜太师犯了啥罪,皇上非要他死?”商容说:“元铣的奏章本来是为了朝廷,因为妖氛围绕在宫门口,怪气照在宫廷里。现在皇上听了苏美人的话,给他定了个‘妖言惑众,让万民惊慌’的罪。老夫苦苦劝谏,天子不听。能咋办呢!”梅伯听完,气得“五脏六腑都要炸了,三昧真火在胸口烧”:“老丞相您调和阴阳,管理朝政,奸臣就斩了,佞臣就杀了,贤人就推荐,能人就褒奖,君主正您就不说话,君主不正您就直言劝谏。现在天子无缘无故杀大臣,像丞相您这样闭口不言,听之任之,是看重自己的功名,轻视朝廷的重臣,贪生怕死,爱惜自己这一点点血肉之躯,害怕君王的刑法,这都不是丞相您该做的呀!”喊:“两边,先停一下!等我和丞相面见君主!”梅伯拉着商容走过大殿,直接进了内庭。
梅伯是外官,到了寿仙宫门首,就自己趴伏在地。奉御官启奏:“商容、梅伯等候旨意。”纣王说:“商容是三代的老臣,进内可以赦免;梅伯擅自进内廷,不遵守国法。”传旨:“宣!”商容在前,梅伯在后,进宫趴伏在地。纣王问:“你们两个有啥奏章?”梅伯说:“陛下!臣梅伯有奏疏,杜元铣因为啥事触犯国法,以至于要赐死?”纣王说:“杜元铣和方士勾结,编造妖言,煽动军民,扰乱朝政,污蔑朝廷。身为大臣,不想着报答恩情,反而假称有妖魅,蒙蔽欺骗君主,按律法应当诛杀,铲除奸佞,这不算过分。”梅伯听了纣王的话,不由得厉声上奏说:“我听说尧王治理天下,顺应天时和人心;听文官的话,听从武将的计策,一天一朝,一起谈论让百姓安定治理国家的办法;远离谗言和美色,一起享受太平。现在陛下半年不上朝,在深宫里享乐,天天喝酒设宴,夜夜欢快娱乐,不管朝政,不容纳谏言。我听说‘君如腹心,臣如手足’,心正手脚就正,心不正手脚就歪邪。老话说:‘臣子正君主邪,国家的祸患就难治。’杜元铣是治理国家的忠良之臣。陛下要是斩了元铣废弃先王的大臣,听艳妃的话,伤害国家的栋梁,臣希望主公赦免杜元铣一点点生机,让文武百官敬仰圣君的大德。”
纣王听了说:“梅伯和元铣是一伙的,违法进宫,不分内外,本来应该和元铣一样受刑罚,无奈之前侍奉我有功劳,姑且免了他的罪,削掉他上大夫的职位,永远不再任用!”梅伯厉声大声说:“昏君听妲己的话,失去君臣的情义,现在斩元铣,哪里是斩元铣,实际上是斩朝歌的万民!现在罢了我的职,轻得像灰尘。这有啥可惜的!只是不忍心成汤几百年的基业毁在昏君手里!现在听说太师北征,朝纲没人管,各种事都混乱。昏君天天听谗佞臣子的话,被左右的人迷惑,和妲己在深宫里,日夜荒淫,眼看着天下要变乱,我没脸去见先帝在地下啊!”纣王大怒,让奉御官:“把梅伯拿下,用金瓜砸脑袋!”两边刚要动手,妲己说:“我有奏章。”纣王说:“美人有啥要跟我说的?”——“我跟主公说:臣子在殿上,横眉竖眼,骂着侮辱君主,大逆不道,乱了伦理反常,不是一死就能赎罪的。暂且把梅伯暂时关在监狱里,我想一个刑罚,杜绝狡猾臣子的胡言乱语,除掉邪说纠正乱正。”纣王问:“这刑罚啥样?”妲己说:“这刑罚大概高二丈,圆八尺,上、中、下用三个火门,用铜造成,像铜柱一样;里边用炭火烧红。然后把妖言惑众、花言巧语侮辱君主、不尊法度、没事乱进谏章、各种违法的人,光着脚剥掉官服,用铁索绑住身体,裹在铜柱上,只炮烙四肢筋骨,没多久,烟消骨化,都成灰烬。这个刑罚叫‘炮烙’。要是没有这种酷刑,奸诈狡猾的臣子,沽名钓誉的家伙,都不把法纪当回事,都不知道害怕。”纣王说:“美人的办法,真是完美无缺!”马上命令传旨:“把杜元铣砍头示众,警告那些说妖言的;把梅伯关在监狱里。”又传旨意:“照样造炮烙的刑具,限快速完成。”首相商容看到纣王要做无道之事,听信妲己,竟然要造炮烙,在寿仙宫前叹气说:“现在看天下大事要完了!只是成汤恭敬谨慎有德行,一片小心,承继天命;哪知道传到当今的天子,一下子就无道了。眼看着祖宗的宗庙守不住,国家变成废墟。我怎么忍心看!”又听到妲己造炮烙的刑罚,商容趴伏上奏说:“我启奏陛下:天下大事已经定了,国家万事安宁。老臣衰老腐朽,不能担当重任,怕做事颠倒,得罪陛下,恳请念在臣侍奉君主三代,多年在相位,实在惭愧白吃饭,陛下虽然不马上罢免我,但是我这么老了能咋办。希望陛下赦免我这把老骨头,放我回老家,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吃饱肚子,都是陛下给我的晚年福分。”纣王见商容辞官,不做丞相了,纣王安慰说:“您虽然年纪大了,还算精神,无奈您坚决辞官,但是您处理朝纲很辛苦,多年勤恳,我很不忍心。”马上命令侍从官:“传我的旨意,点两个文官,准备四份礼物,送您荣耀归乡。仍然让本地的官员不时问候。”商容谢恩出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