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口茶之后,老教授这才开口道:“沧州是位于林区的城市,小许家乡镇子很多乡屯都是在大山脚下的,自然环境很适合黑木耳栽种,他身为知青和木耳加工厂的厂长,便带着镇子很多乡屯都种上了黑木耳。”
“木耳的品质很好,我昨天让小许过来吃饭的时候已经尝过了,确实很不错,产量也挺高的,就是沧城那边的市场有限,消化不了,而省会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大,便过来瞧一瞧,看看能不能把家乡的黑木耳卖到省会来!”
刘宗祥微微点头。
从老教授的这番话,他整理出了几个重点信息。
第一个,这个年轻人去恩师家吃过饭。
能被邀请去他家里吃饭的,要么身份很高,要么恩师非常看重。
第二个,恩师希望自己帮下对方的忙,让他家乡的黑木耳能打入省会市场。
其实这原本也就一个电话能搞定的事,可是蔡北荣却亲自来了。
这些年来,恩师可没求过自己任何事,这次亲自上门,就算多麻烦的事刘宗祥都得帮,更何况还是这样的小事。
农副产品进省会市场嘛,太简单了,对他这种农业厅的副厅而言,那就是举手之劳!
这个忙非但得帮,还得帮到位,帮得顺理成章!
于是刘宗祥笑道:“其实小许来得正是时候,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最近几年哈市居民的饮食结构慢慢变化,市场对于农副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农副产品能卖到哈市!小许啊,你们家乡的黑木耳,有没有拿点样品过来?”
“有的!”许承安拿出两袋干木耳:“这就是我们上年收的头茬春耳和头茬秋耳,刘厅长您瞧瞧品质咋样,如果给点意见就最好不过了!”
“行,那我先瞧瞧!”刘宗祥从两袋干耳中分别拿出几片,放在手上仔细端详了会,又闻了闻味道,便惊讶道:“你们这黑木耳品质非常高啊,比市面上卖的绝大多数一级品还要好!”
这话并非恭维,身为农业厅的副厅长,他自然是识货的人。
以前刘宗祥是农业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的,后来高升副厅长后管的事多了,所有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他都熟悉得很。
这黑木耳其实他不用炒来吃,光看卖相闻味道就能判断品级,妥妥的一级品。
在一级品中,都属于顶尖的那种。
这让刘宗祥有些意外,东北几乎所有地方的一级品黑木耳他都见过,但还真没哪个地方的黑木耳能比得上这年轻人种出来的。
许承安连忙说了下自家黑木耳的优势所在,这可不是谦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