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许承安的新年小目标,好好利用机械精通

早早地吃过年夜饭,下午四人都去泡了个澡。

东北人平时不天天洗澡,除夕可不能不洗,去旧迎新嘛,身上的晦气和脏东西都得洗掉,而且美白之后三姐妹也更在意自己的身体了。

几个女人都在浴桶里放上了干山花泡,泡得香喷喷的,许承安就免了,一个大老爷泡得太香,那可就有脂粉味像个娘们了。

许承安最后才泡,倒不是他有杜小帅的爱好,而是习惯先让给三姐妹,他也不习惯太早泡澡。

晚上的节目和上年一样,放集体烟花,还有一起看春晚。

上年许承安带头放集体烟花,得到了屯子的村民们响应,节目效果也很好,比分散开来各放各的能放久很多,小崽子们看得也高兴,不用东奔西跑去各家看,而且还很热闹喜庆。

今年屯子木耳丰收,不用许承安带头,以赵跃进等种耳大户的村民们就自发要凑钱买烟花了。

许承安感觉放集体烟花很可能会成为黑土屯以后的传统项目,每逢年三十都得放。

还有一起看春晚也可能持续几年,直到越来越多的村民们有钱买了电视机,可以在家里看电视了,就没必要这样全村挤在村委会。

不过,等到了那个时候,可能很多人都会缅怀一起看春晚的那些年,若干年后和自己孩子或孙子谈起。

曾经啊,咱屯子到了三十晚全村人都在村委会看春晚,因为全村就只有两台电视机,一台是公用的,放在村委会那边,另外一台是向许知青家借的,对了,公用那台也是人家买下来,给大家一起看的呢。

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钱,但是三十晚可真热闹啊,一起看春晚有意思得很……

还没入夜,施秋玲就催着出门了。

尽管已经是成年人,然而幺妹依然孩子心性,喜欢热闹。

更何况今晚的集体烟花放得比上年早,因为所有村民上年种木耳都卖了不少钱,手头都有了积蓄,每户都凑钱,凑上来的比较多,再加上施家一户就拿出了两百块,这钱买的烟花足够放一个小时了,而上年只放了半个小时。

于是这次放烟花从六点五十开始,提前了不少,放完后接近八点,留点时间善后,然后就可以进村委会里看八点开始的春晚了。

村委会前,大家都喜气洋洋的,和上年不同的是,几乎每个人都穿上了新的棉袄棉裤,尤其是那些小崽子,就没看到谁穿旧衣服的。

过人讲究个吃饱穿暖,最基本的就是温饱问题,尤其东北天气寒冷,对于保暖就更为看重,分田到户让村民们吃上饱饭了,而种黑木耳大家手头有积蓄之后,村民们过年最先想到的就是让家人们穿上暖和的新棉袄棉裤。

见到许承安,村民们都过来打招呼。

自己和孩子能穿上新衣服,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都靠这位知青用学识改变了屯子的命运,带着大家脱贫。

许承安微笑着一一颔首回应。

“承安哥,你给咱们屯子带来的变化真的很大呢!”

施秋宁感慨地道。

“大家伙不只能吃上饱饭,穿上新衣服,就连精神风貌也都不一样了,都充满了对未来和美好生活的期待,而且,我们也更团结,更有凝聚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