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明风云之扭转乾坤

万历四十七年,紫禁城笼罩在一片压抑而沉闷的氛围中。乾清宫内,烛火摇曳,光影在朱红色的宫墙上诡谲地跳动。万历皇帝朱翊钧慵懒地斜倚在龙榻上,眼神倦怠,面前堆积如山的奏章被他视若无睹。

就在这时,一道耀眼的光芒突然在寝宫中央绽放,光芒之中,隐隐有门的轮廓。朱翊钧猛地坐起,瞪大双眼,惊恐地望着这突如其来的异象。随着光芒渐渐消散,朱棣、徐妙云以及隆庆皇帝朱载坖的身影出现在他眼前。

朱翊钧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下意识地想要起身,却因过度慌乱差点从龙榻上摔下。朱棣身着明黄色龙袍,身姿挺拔,目光威严,大步向前。朱翊钧见状,连忙跪地行礼,声音颤抖:“孙儿不知祖宗驾到,有失远迎,罪该万死!”

朱棣一脸怒容,他的声音震耳欲聋,仿佛整个宫殿都在颤抖:“朱翊钧啊朱翊钧,你睁开眼睛看看,这大明的江山如今被你糟蹋成了什么模样!你多年来荒废朝政,连早朝都不上,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导致朝纲紊乱,民不聊生!”

朱翊钧被朱棣的斥责吓得浑身发抖,他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额头上的冷汗像雨点一样不停地滴落。

徐妙云站在一旁,她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责备之意。她轻声说道:“皇帝家的子孙,理应以天下为己任,肩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你如此懈怠,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的期望呢?”

朱载坖也在一旁摇头叹息,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钧儿啊,我在位时虽然也有一些弊病,但至少还能维持朝廷的正常运转。可你呢?竟然如此放任自流,对国家大事全然不顾!”

后宫整顿 严惩郑妃

朱翊钧嗫嚅着解释:“祖宗,孙儿实在是…… 身体不适,又被后宫之事烦扰……” 朱棣冷哼一声:“后宫之事?你且说说,这郑贵妃到底是如何为非作歹的!”

朱翊钧面露难色,犹豫片刻后说道:“郑贵妃…… 她恃宠而骄,在后宫横行霸道,甚至…… 甚至还妄图干涉立嗣之事。” 朱棣怒目圆睁:“大胆!后宫不得干政,这是祖训!来人,传郑贵妃即刻前来!”

没过多久,郑贵妃就被带到了乾清宫。她本来还一脸的骄横放纵,但当她看到朱棣以及其他众人时,脸色却在一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仿佛失去了所有的血色一般。她的双腿突然像被抽走了力气一样,软绵绵地瘫倒在了地上。

朱棣面无表情地盯着郑贵妃,眼神冷漠而锐利,让人不寒而栗。他的声音冰冷地响起:“郑贵妃,你可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

郑贵妃被吓得浑身战栗不止,她惊恐万分地拼命磕头,额头撞击地面发出“砰砰”的声响,嘴里不停地哀求着:“陛下,求求您饶了臣妾吧!臣妾……臣妾只是一时糊涂啊……”

然而,徐妙云却丝毫不为所动,她怒目圆睁,厉声呵斥道:“你糊涂?你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择手段地打压皇嗣,搞得后宫鸡犬不宁,这岂是用‘糊涂’二字就能轻易解释的?”

朱载坖也一脸严肃地附和道:“今日必须要好好整治一下这后宫的风气,以正宫闱!”

最后,朱棣毫不留情地下令将郑贵妃打入冷宫,并且永远都不许她踏出冷宫半步。这个决定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后宫的众人都为之震惊和恐惧。

萨尔浒风云 铁骑破敌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宫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呼喊声。紧接着,一名气喘吁吁的信使冲进了宫殿,满脸惊恐地跪地禀报:“陛下,不好了!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损失惨重啊!”

朱翊钧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击,身体猛地一颤,然后像失去了支撑一般,瘫坐在椅子上。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毫无血色,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了。

然而,与朱翊钧的惊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朱棣却在此时霍然站起身来。他的目光如炬,紧紧盯着信使,眼中闪烁着愤怒和决绝的光芒。

“哼!”朱棣冷哼一声,声音中透露出无比的威严和自信,“小小后金,竟然如此嚣张!想当年,朕纵横沙场,杀敌无数,又岂会惧怕他们!”

说罢,朱棣猛地一挥衣袖,大声喊道:“传朕旨意,龙骑军团听令!”

随着朱棣的一声令下,宫殿外立刻响起了一阵急促而整齐的马蹄声。眨眼间,龙骑军团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般迅速集结在宫殿前的广场上。他们身着黑色的铠甲,手持长枪,胯下的战马高大威猛,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朱棣大步走到龙骑军团前,翻身跃上一匹雄健的战马。他端坐于马背之上,威风凛凛,宛如战神降临。

“将士们!”朱棣高声喊道,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广场上回荡,“今日,后金犯我大明,杀我子民,此仇不报,朕誓不为人!随朕出征,踏平后金,扬我大明国威!”

“杀!杀!杀!”龙骑军团的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震云霄,气势如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棣一马当先,率领着龙骑军团如同一阵狂风般冲向战场。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威武雄壮,仿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钢铁洪流。

而此时,战场上的后金军队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他们欢呼雀跃,互相庆贺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然而,他们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

突然间,远方的地平线上扬起了一片滚滚的尘土,仿佛是一片遮天蔽日的乌云。后金士兵们惊愕地望着那片尘土,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

眨眼间,龙骑军团如同一支从天而降的神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入了后金军队的阵营。朱棣身先士卒,手中的长枪如同闪电一般挥舞着,所到之处,后金士兵纷纷惨叫着倒下。

只见龙骑军团的将士们如疾风骤雨般紧随其后,他们的长枪如林立般密集,刀光闪烁,如闪电划过夜空,每一次挥砍都带着凌厉的气势,让后金军队猝不及防,被杀得节节败退,狼狈不堪。

而在后方,徐妙云则稳如泰山地指挥着这场战斗。她目光如炬,冷静地观察着战场上的局势变化,对身旁的朱载坖说道:“这后金军队野心勃勃,今日若不将其彻底铲除,日后必定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朱载坖深以为然,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在朱棣的率领下,龙骑军团犹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他们的攻击如暴风骤雨,后金军队根本无法抵挡,被杀得丢盔弃甲,四处逃窜。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激烈战斗,后金军队的主力终于被龙骑军团彻底消灭。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但龙骑军团的将士们却毫无惧色,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屹立在这片土地上。

随着后金主力的覆灭,边境的危机也随之解除。这场胜利不仅保卫了国家的领土安全,更彰显了龙骑军团的英勇无畏和强大实力。

皇位更迭 泰昌即位

回到紫禁城,朱棣面色凝重地对朱翊钧说:“朱翊钧,你已不配再坐在这皇位之上。朕决定,废除你的皇位!” 朱翊钧瘫倒在地,眼中满是绝望。

朱棣又看向朱常洛:“朱常洛,你为人忠厚,朕命你即刻即位,改年号泰昌。望你能吸取教训,励精图治,重振大明!”

悉心教导 治国开篇

朱常洛诚惶诚恐地跪在朱棣、徐妙云、朱载坖面前,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祖宗如此信任孙儿,孙儿必肝脑涂地,只是孙儿才疏学浅,还望祖宗多多教诲。”

朱棣上前扶起朱常洛,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治国之道,首在用人。贤能者居其位,国家方能昌盛。朝堂之上,要分清忠奸,切不可被小人蒙蔽。” 朱常洛认真地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孙儿记住了,定当明辨忠奸,广纳贤才。”

徐妙云温柔却又不失威严地说道:“百姓乃国家之根本,要重视民生。轻徭薄赋,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如此国家才能稳定。” 朱常洛恭敬地回应:“祖宗所言极是,孙儿日后定当关注民间疾苦,以百姓福祉为首要。”

朱载坖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道:“军事也不可忽视,如今虽击退了后金,但周边隐患仍在。要加强军队建设,培养良将。” 朱常洛连忙应道:“孙儿明白,定会整军精武,保我大明疆土。”

朱棣接着说:“还有这朝堂争斗,党争之祸不可不防。你要平衡各方势力,不可让某一方独大,以免扰乱朝纲。” 朱常洛握紧拳头:“孙儿定会时刻警惕,绝不让党争祸乱朝堂。”

军武点津 知晓精锐

朱棣看着朱常洛,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孩子啊,你要明白哪些军队是可以为朝廷所用的。就比如说那白杆兵,那可是一支非常难得的劲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