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二年的除夕,夜幕如墨,沉甸甸地压在紫禁城的上空。纷纷扬扬的大雪自天际飘落,宛如一片片轻盈的鹅毛,悄无声息地为这座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盛装。宫墙高耸,在白雪的映衬下更显庄严肃穆;琉璃瓦在微弱的月光下闪烁着清冷的光,与宫城内处处张挂的大红灯笼的暖光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喜庆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乾清宫内,烛火通明,暖意融融。巨大的金龙烛台上,红烛高烧,烛泪缓缓流淌,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殿内装饰得富丽堂皇,红色的绸缎挂满了梁柱,金色的丝线绣出的云纹图案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威严。
此时,殿内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圆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年夜饭。这年夜饭可不一般,乃是依照皇家除夕习俗精心准备。菜肴之中必有寓意年年有余的红烧鲤鱼,鱼身煎至金黄,上面淋着色泽红亮的酱汁,鱼嘴微张,仿佛跃然欲出;还有象征团圆的四喜丸子,四个圆润饱满的肉丸子围在盘中,寓意着一家团圆、事事如意 。此外,还有各种精致的糕点,梅花形状的点心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像梅花一样坚韧,平安糕则寄托着对家人平安顺遂的祈愿。
在晚宴开始前,遵循皇室除夕的传统仪式,一众皇室宗亲先在乾清宫前的广场上举行祭天仪式。朱棣身着庄重的祭服,率领众人缓缓走向祭天台。台上摆放着整齐的牛羊猪三牲,还有新鲜的水果、精美的糕点等祭品。朱棣神情肃穆,手持高香,恭敬地向苍天鞠躬行礼,口中念念有词,祈求上天保佑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保佑皇室宗亲平安康健。皇子皇孙们和后妃们依次跟随行礼,现场一片寂静,只有雪花飘落的声音和众人轻微的呼吸声。
祭天仪式结束后,众人回到乾清宫,开始 “守岁”。这是除夕团圆夜重要的传统,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通宵达旦,寓意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朱棣身着一袭明黄色的华丽龙袍,袍上绣着的九条金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他头戴冕旒,沉重的冕旒微微晃动,每一步都迈得沉稳有力,散发着无上的帝王威严。此刻,他正端坐在宽大的龙椅之上,深邃的眼眸扫视着下方齐聚一堂的皇室宗亲,眼神中透着难以察觉的欣慰,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徐妙云,这位母仪天下的皇后,身着华丽的凤袍,头戴镶嵌着无数珍宝的凤冠,端庄优雅地坐在朱棣身旁。她的面容和蔼慈祥,眼神中满是对家人的关爱与柔情。她轻轻抬手,理了理鬓边的发丝,动作优雅自然,轻声说道:“陛下,今日一家人难得团聚,可要好好热闹一番。” 朱棣微微点头,轻声回应:“皇后所言极是。”
皇子们依序而入,各自带着独特的气质。
朱高炽,身形微胖,圆脸上始终洋溢着温和憨厚的笑容。他迈着稳重的步伐,恭敬地向朱棣和徐妙云行礼,声音洪亮而诚恳:“父皇,母后,儿臣给二老拜年了,愿父皇龙体安康,母后凤颜永驻。新的一年,儿臣定当更加勤勉,不负父皇母后的期望。” 说罢,他按照习俗,端起一杯酒,先敬给朱棣,再敬给徐妙云。朱棣看着他,目光中带着期许:“高炽,你向来稳重,皇太孙之位责任重大,新的一年,更要用心辅佐朝廷,不可懈怠。” 朱高炽连忙点头,认真说道:“儿臣铭记父皇教诲。”
朱高煦紧跟其后,身姿挺拔矫健,犹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他眼神中透着英气与不羁,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大声说道:“父皇,儿臣愿在新的一年里,为我大明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让我大明的威名远播四海!” 说罢,他也端起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随后用力将酒杯重重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仿佛在向众人宣告他的决心。
朱棣看着他,微微皱眉,眼神中既有赞赏又有告诫:“不可冲动行事,一切以大局为重。为将者,不仅要有勇,更要有谋。” 朱高煦嘴角微微上扬,自信满满地回应:“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辱使命!”
宝庆公主年纪尚小,一脸天真烂漫。他蹦蹦跳跳地走到朱棣和徐妙云面前,奶声奶气地说道:“皇兄,皇嫂,小妹来给你们你们拜年啦!希望新的一年,能有好多好多好玩的,还能天天吃到好吃的!” 宝庆公主是朱元璋最小女儿,朱棣的小妹,说完,他学着大点孩子们的样子,端起一杯果汁,喝得嘴角都沾上了果汁,模样十分可爱。众人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徐妙云笑着将他拉到身边,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小妹儿,新的一年可要乖乖听话,好好学习。” 宝庆乖巧地点点头:“嗯,我愿听皇嫂的话。”
朱宝云,宛如春日里盛开的娇艳花朵,身着一身粉色的华丽宫装,裙摆随风轻轻摇曳。她迈着轻盈的步伐,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来到朱棣和徐妙云面前,她盈盈下拜,声音清脆悦耳:“父皇,母后,女儿祝你们新的一年龙体康泰,万事顺遂。” 说罢,她从袖中取出精心准备的手帕,递给徐妙云,“母后,这是女儿亲手绣的,希望您喜欢。” 徐妙云接过手帕,看着上面精美的刺绣,满脸笑意:“云儿真是心灵手巧。”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