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声望高涨

孟缚青其实并不确定凭借近日的铺垫,能否不动一兵一卒让流民放弃起义。

今日只要流民头子没有被她忽悠住,或是野心再大一些,事情便不能这般轻松解决。

行不通的话,动用武力也不是不行,毕竟萧临渊手底下的禁军也不是吃素的。

只是根据三日前闫鹤暗中传来的消息武信在北地征兵,又同胡人做交易买战马,兵马齐备,得知皇帝突发恶疾后便想起兵,却因北地大范围且持续数日的寒潮而无法行军,不得不静待时机。

得知京城中孟缚青的名声愈发响亮,总算是坐不住了,要不了几日武信便会率领大军攻至京城,在谢烬的人马赶过来之前,守住京城没有足够的人手可不行。

心里正琢磨之后的事,忽听身后的萧临渊开了口,“三日之内寒潮当真能退?”

孟缚青也不知寒潮几时能退,少于三日她不放心,多过‘三日’又太久了,流民或许等不及,她手中已经握有实权,剩下的只能看老天给不给面子了。

心中不确定,面上却已经沉静,“萧统领只需等着看便好。”

语罢,她最后看了城外加紧盖起来的帐篷,欲往楼下去,却被萧临渊叫住。

“国师虽是高僧,却德行不端,末将想提醒大人一句,莫要太过信任此人。”

听他称呼自己为‘大人’,却自称末将,孟缚青并不觉得别扭,‘大人’这个称号是她定的,毕竟她眼下只是摄政王。

孟缚青脚步顿了顿,转身看向他,她和这位萧将军在她盗国库之时交过手,那时她听到一些小道消息没有对此人下手。

后来她向鸠摩打听此人,才知那些小道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萧家和魏家祖先跟随大燕开国皇帝一同打下大燕江山,最得皇家信任,萧家也如祖先曾许下的诺言那般一代代守在帝王身侧。

可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份信任终究一点点被消磨殆尽。

当年,萧临渊和崔霁初郎才女貌,情投意合,两家本欲结亲,中间却横插进来一个闻渡。

闻渡向崔霁初表明心迹之时,恰好被人撞个正着,为了崔霁初的声誉,闻渡‘不得已’请求先帝为二人指婚。

帝王的指婚崔家如何能拒绝?

偏偏当时的萧临渊同闻渡交好,闻渡对萧临渊的心意心知肚明,此事过后,他对萧临渊的解释是,只是情不自禁,不曾料到会被人撞见。

之后崔霁初成为皇后,萧临渊成了禁军统领。偌大深宫,困住了两个人。

再有一事便是魏老将军之死。

魏家和萧家向来交好,魏老将军受伤后,萧临渊亲自前去魏府探望,却发现为了大燕拼搏半生的老人家被吊着最后一口气,瘦削如骷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