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辽东局势越加危机,朱有检坐不住了,他要解决后金这个心腹大患。】
【当时出镇辽东的人选有两个,一个是老成持重的孙承宗,另一个则是年富力强的袁崇焕。】
【朱有检最终选择了后者,魏忠贤一死,朱有检立即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都师蓟辽,全权统领辽东一切事务。】
【他隆重召见了袁崇焕,君臣二人相谈甚欢,朱有检问其辽东几年能够解决时,伸出五根手指,表示五年就能解决后金,光复辽东,朱有检大喜过望。】
【袁崇焕前往辽东前,提出了几个要求,钱粮物资必须供应充足,辽东的人事任免别人不能干涉,最后就是要百分百信任他,不能听信谗言。】
【朱有检全盘答应,可谓是对袁崇焕无条件信任。】
崇祯末年。
朱有检孤零零地站立在那棵歪脖树下,满脸悲愤与绝望地凝视着眼前这片山河破碎的景象。
回想起当年袁崇焕信誓旦旦所许下的“五年平辽”之诺,如今看来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他心中的怒火瞬间如火山般喷涌而出。
此时此刻,朱有检懊悔不已,恨不能立刻将深埋地下的袁崇焕再次挖出,然后亲手将其活刮一遍方能解心头之恨。
“五年?朕真是信了你的鬼话!袁崇焕啊袁崇焕,你误我大明江山呐!!!”
这句撕心裂肺的怒吼回荡在空旷的天地之间,仿佛也在诉说着一个王朝走向末路的无尽悲哀。
【袁崇焕还没到任,宁远就发生了兵变,起因很简单,士兵们已经四个月没得到饷银了。】
【袁崇焕火冒三丈,老子刚上任,你们就兵变什么意思!他火速赶往宁远,一到任就把带头闹事的几个人砍了,相关的将领该免职的免职,该查办的查办。】
【闹事的人虽然杀了,但是欠的钱还得给,袁崇焕直接找到冤大头崇祯,狮子大开口直接就要八十万两白银。】
【崇祯也是真支持袁崇焕,二话不说让户部批银子,奈何户部尚书毕自严双手一摊,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