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屠夫家大设宴席,邀来了族长和众族老,以及族中关系亲近的族人。
徐家也受邀前去,锦绣待嫁闺中,自然也不好前往。
宴席上,贺丞景做为族中唯一的秀才,必然备受众星捧月,便连林氏在女人堆里也被各种奉承讨好。
锦绣留在家中给两位喂养侄儿的乡邻嫂子烧饭,晨早阿娘用小瓦罐煨了老母鸡汤,她再到菜园摘了几颗青菜,灼水拌油盐,再煎几颗金灿灿的荷包蛋,蒸了几块二合面的馍馍,还有一锅糙米粥。
虽是普通的家常小菜,但在农闲的时候吃到油水足的饱饭,即便是喂养孩子的媳妇子,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顿美食。
吃了饭,其中一位嫂子先进屋喂孩子,待锦绣收拾好碗筷,给王氏盛了鸡汤送到房里的时候,两位嫂子已经离了。
靠躺在床上的王氏,怀里抱着吃饱打憩的儿子,脸上满是慈母怜爱的柔软。
见小姑子给她送来吃食,王氏连忙笑道:“快先放下,坐下歇会。”
锦绣脸上嗔笑,把鸡汤端放在桌上:“瞧嫂嫂,又把我看得娇贵。”
王氏仔细把孩子放到里边躺好,回眸一笑:“咱家小妹,就该娇贵的养着才好、”
王氏经历过这趟生死劫难,回想锦绣待她的好,在产床前万般鼓励她的一幕幕,真切意识到婆母怎会偏爱小姑子。
如此心善的好姑娘,便该珍惜待之。
锦绣拿来炕几,架在王氏盖着的被子上,再把鸡汤端来:“嫂嫂快趁热吃,再晚些鸡汤凉了对身子无益。”
“好。”王氏笑着拿起汤勺,“今日,你本该到秀才家热闹热闹,沾沾喜气多好,倒是为着我留下来了。”
“嫂嫂该知道妹妹我不喜那样的场面。”
王氏无奈一笑,想起她进门那天,是小姑子一直陪在房里,替她扫除内心的紧张和慌乱。
王氏喝了口汤放下勺子,伸手拉过床边的锦绣:“过两月是你大喜的日子,咱娘家人那日不好到跟前张罗,彼时让我娘家大嫂二嫂留在贺家替你张罗。”
锦绣出嫁那日,徐家嫁女同样会设下宴席,两家同贺,却也没有娘家人跟到夫家张罗的规矩。
她知道贺年庚会提前打点好一切,若是那日身边有个亲近的人帮忙,倒也是好的:“多谢嫂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