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人一旦罹患绝症,到了西医无解的地步,很多人也会找中医求治。只是这个时候已经晚了。
骡子比两条腿的人跑的快,医馆距离也比漕运衙门近一些。所以小郎中比周生贵先到了周家。小郎中一眼就看见早上来过一次的曾家院子,心里哀嚎“还来啊!”
二货伙计牵着骡子跑的鞋子掉了一只不知道。到周家门口,门口围观一群听动静来表关心的邻居和路人。牲口绳子扔给人群中骡子的主人。伙计回身把小郎中拦腰一把甩下来,挎起郎中脖子拿下来的药箱。分开人群冲进门,伙计回头招手。
小郎中抚摸着倒腾的反胃的肚子,歪歪斜斜的跟。二伙计气喘吁吁说不出话。他看的人慢,又急上火了,回身就拽着小郎中往里跑。
小郎中无可奈何,肚子都顾不上揉。
刘继中还在脑海寻记忆的那个病例。什么医书上有这个病例呢?当时记得在天京看的医书,是前朝大明的书册。医书浩如烟海,医术惊为天人。哎……奔六的人记性有点差。
小郎中被二货伙计拽进房,看到刘继中还有点尴尬。这是,又碰面了!啊能不能现场拜师的。
刘继中一时没有想起病例,皱着眉发愣。看到小郎中进来示意他上前给小孩看病。年轻人记性好,说不定他知道呢!
小郎中更慌了。孩子满头虚汗,在床上吱哇痛哭,还抽搐。伙计说什么,吞了铁钉?神农大人,扁鹊华佗……这可怎么办呐。没看到这位医道高手都束手无策了,二货绑我过来作甚?!小郎中没事可干,只能埋汰二货伙计。早知道就出诊去不摆弄那些药材,乌程南城的李大爷也该回诊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抽丝剥茧,顺藤摸瓜。刘继中终于从脑子里压榨出了一则张景岳的医案。判断铁钉已经在小孩的胃里,他就直接抄书了。用磁石和芒硝研细末,调和熟猪油和蜂蜜治疗,给误服铁钉的小少爷喂服下去。二货伙计借骡子飞速赶去小郎中的医馆拿药材。怎么说呢,跑断肠回来的周生贵看着那个大疙瘩的大药丸子觉得不太靠谱。就这?
老道是不是黔驴技穷所以糊弄糊弄算了!?乌程怎么就没个名医?董家曾经有位名医董增龄,后辈在哪里,能不能来乌程开医馆治病救人哪。
周生贵着急也没有办法。他抱着忐忑招待两个郎中喝茶。严郎中没滋没味一口接一口喝茶,陪着周生贵不知不觉喝了几杯茶。就这么点工夫,这两人茅厕都去了两次。几次欲言又止。
刘继中是懂得人心的。学艺不精很痛苦。患者明明在眼前,自己却不会救治,作为负责任有担当的郎中就会自责和内疚。冲着这一点,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于是给小郎中解释其中的道理:磁石吸附在铁钉上,芒硝泻下,猪油和蜂蜜润滑肠道。四种药相辅相成,同心协力才可顺利排出铁钉。
小郎中想了想,如获珍宝。现在拜师可还行?
看不懂眼神闪烁的两个人,刘老道大手一挥,到曾家院子和张文远一起打磨三个跟头把式们。老大老二和老四很不开心,仿佛又回到了童子营被教头们轮番磋磨那段凄惨黑暗的训练生活。
犹犹豫豫的严郎中行动失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命运之神无语中:等不来师傅你主动去找啊?找到了该干嘛干嘛去啊!你这样的,就活该。他老实呆在周家留饭,等小祖宗的预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