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飞鹏这会儿自动忽略了沈复兴的其他话,在他看来,单纯只是一个子侄辈来诉苦“要奶喝”了。
可沈复兴却再次摇头:
“俞叔,你觉得这仗,会打到什么时候?”
餐厅气氛瞬间一变,这似乎触及了许多人不愿意去思考,也不愿意去面对的一个现实。
是啊,百万大军即将云集淞沪。
败了还打吗?
不光是内部,就是百姓也有这样的疑问。
这是不是两国之间的决战?
是不是打输了就要割地赔款?
多少年了,这一套似乎都没有变过,就连日寇内部,也是这么想的。
拿下申城,确保华北、东北几省的利益,战事就应该停下。
让他们可以慢慢消化这些占领地!
俞飞鹏不是一般人,当他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思绪就已经延伸到了全国。
如果,如果继续打?
华北丢了,江浙丢了,后勤补给怎么办?
北面?西面?南面?
如果海运封锁呢?
想想中立法案,想想九国公约,还有对交战国的武器禁运...
见俞飞鹏陷入思索,沈复兴也不着急。
半晌,随着一声重重的叹息,俞飞鹏缓缓起身:“国家艰难,实属无奈,只有靠我等努力了。”
但沈复兴却早有腹稿:
“俞叔,我知道【中立法案】,但咱们不是没宣战么,还是能从那边悄悄私下买的。”
“大不了,不买武器,买机床,买原料!我们办钢管厂,办鞭炮厂,办机械螺丝厂,日寇虽然一直在做外交施压,但这些并不违背【中立法案】啊!”
“只要有这些,哪怕现有的金陵兵工厂、汉阳兵工厂这些都可以大批量生产,咱们扩建就行。”
沈复兴每说一句,俞飞鹏眼睛就亮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