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来自第五军的年轻士兵听到命令后,激动得跳了起来。
他叫彼得,原本是一个农奴,因为不堪农场主的虐待,逃到了克麦罗沃参军。他一直梦想着能有一把自己的步枪,这样就能保护自己,也能保护和他一样受苦的人。此刻,他看着那些步枪,感觉自己的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接下来的一整天,军营里都沉浸在忙碌和喜悦之中。
士兵们分成小队,轮流搬运木箱、清点步枪、登记造册。
虽然每个人都累得满头大汗,手臂酸痛,甚至连吃饭都顾不上,但脸上的笑容却从未消失过。
到了傍晚时分,第一天运来的马车全部卸完,整整50万杆步枪被整齐地堆放在了军营的仓库里——这些步枪,几乎能将此时人民军的所有士兵都武装起来。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新的车队就又出现在了道路尽头。
不过这一次,马车行进的速度明显慢了许多——因为马车上装的不是轻便的步枪,而是沉甸甸的子弹。
每个木箱里都装满了黄铜色的子弹,阳光照在子弹上,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车夫们显然也感觉到了马车的重量,每走一段路,就要停下来给马匹喂些草料、喝些水,让它们休息片刻。
从早上到晚上,运送子弹的马车从未停歇。
士兵们依旧忙碌着,将一箱箱子弹从马车上搬下来,运进专门的弹药仓库。负责看管弹药仓库的老兵伊万诺夫,一边清点子弹数量,一边忍不住感慨:
“华夏军真是大手笔啊,这么多子弹,足够咱们打上好几场大仗了!”
他参军多年,经历过不少战斗,深知弹药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没有弹药,再好的步枪也只是烧火棍。
第三天,车队再次如期而至。这一次,马车的速度明显快了不少,马蹄踏在泥地上,发出“哒哒”的清脆声响。
原来,马车上装的不再是沉重的武器和弹药,而是轻便的被服。这些被服都是华夏军专门为人民军设计的:
上衣是灰色的夹克式军装,裤子是宽松的工装裤,还有一顶带着护耳的棉帽和一双厚实的棉鞋。被服的布料虽然不算高档,但足够厚实,而且做工精细,针脚整齐。
当第一批被服发放到士兵手中时,大家都迫不及待地穿了起来。彼得拿着属于自己的被服,先把棉鞋套在脚上——鞋子的大小正合适,里面的棉花柔软又暖和,踩在地上,再也感觉不到刺骨的寒冷。他又穿上棉衣和棉裤,戴上棉帽,对着军营里的积水洼看了看自己的倒影——镜中的自己,穿着整齐的军装,精神抖擞,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衣衫褴褛、满脸愁苦的农奴了。
“哇,你穿这身衣服真精神!”
旁边的士兵看到彼得的新模样,忍不住夸赞道。彼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里却充满了自豪——他知道,穿上这身衣服,他不仅是一个士兵,更代表着一种新的希望。
接下来的十天里,运送物资的马车从未停止过往返。它们从华夏军占领的拉斯诺亚尔斯克出发,穿过泥泞的道路,将一批又一批的物资运到克麦罗沃——除了武器、弹药和被服,还有大量的粮食、药品。
随着物资的不断涌入,克麦罗沃的面貌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士兵们的装备越来越精良,脸上的自信越来越足;百姓们能领到的粮食越来越多,再也不用为填饱肚子发愁;
小镇上的商铺也渐渐多了起来,有卖面包的、卖布料的,还有修鞋子的——整个克麦罗沃,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真的成了罗刹帝国境内的一片“世外桃源”。
然而,克麦罗沃的热闹与欢喜,却与千里之外的罗刹帝国皇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时的皇宫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金色的吊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却照不进大臣们心中的阴霾;
华丽的地毯铺在地上,却掩不住空气中的焦虑。罗刹皇正趴在铺着天鹅绒的案几上,面前堆着一摞厚厚的奏折——他昨晚处理国事到深夜,此刻实在困得不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嘴角还挂着一丝浅浅的口水。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
一阵急促的呼喊声突然从宫殿外传来,打破了皇宫的宁静。
只见国防部长奥洛夫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脸色苍白,满头大汗,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了宫殿。他平日里总是一副沉稳冷静的模样,可此刻却像一只受惊的小鸟,眼神里满是慌乱,连礼仪都顾不上了。
小主,
奥洛夫的声音很大,罗刹皇被瞬间惊醒。他猛地抬起头,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到奥洛夫狼狈的模样,不禁皱起了眉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奥洛夫,你慌慌张张的像什么样子?朕不是说过,没有重要的事,不准打扰朕休息吗?”
“陛下,是真的出大事了!”
奥洛夫喘着粗气,快步走到案几前,双手撑在案几上,努力平复着自己的呼吸,
“华夏军给叛军的补给到了!整整运了十天!马车从早到晚都没断过,一眼望不到头!”
作为国防部长,奥洛夫手里掌握着最核心的情报网络,克麦罗沃的动静第一时间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当他得知华夏军援助的物资规模时,整个人都惊呆了。
“运了十天?”
罗刹皇的睡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看着奥洛夫,手指紧紧攥着案几上的奏折,指节都泛白了,
“那……那得有多少东西?难道华夏军疯了吗?他们竟然敢给叛军这么多援助!”
“据派去的探子汇报,光是步枪就有几十万杆,子弹更是多得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