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赵国强待得久了,李三身上也不知不觉染上了几分赵国强的习气。赵国强总是有意无意地强调自己对某个地方的控制权,如今的李三,也习惯性地在话语中流露出这种掌控感。
梅林脸上的笑容不变,可话里话外却开始为日不落国辩解:
“至于这天津城具体是归满清政府,还是归华夏军政府,都与我们无关。我们此番前来,只是想和你们中国人做些生意而已。
若不是满清政府无端打骂、抢夺商人的财物,我想这场战争本是可以避免的。”
作为日不落国精心挑选的谈判人员,梅林自然不是等闲之辈,这番话看似平和,实则处处都在维护日不落国的利益,甚至试图将发动战争的原因和罪魁祸首都推到满清政府身上。
李三听完翻译的话,心里冷笑一声。
这侵略者的嘴脸还真是够难看的,都打到别人家门口了,竟然还能如此理直气壮地颠倒黑白。
他懒得跟梅林在这种事情上过多纠缠,直接开门见山地质问道:
“嗯,入侵到别的国家,竟然还能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真是奇葩无比。好了,我也不想跟你过多讨论这些。今天你们来的目的,我心里清楚,说说吧,你们能开出什么样的条件,来换回你们的俘虏?”
梅林似乎没料到李三会如此直接,微微愣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镇定。在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条件之前,他先是紧盯着李三,不紧不慢地问道:
“军人在战场上被俘虏,本身是无罪的,也应该享有军人应有的权利。我想,华夏军应该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吧?”
李三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语气带着几分戏谑:
“这个你们放心,你们的士兵还没饿死。”
小主,
“没饿死?”
梅林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明显的诧异之色,他紧紧盯着李三,追问道,
“我真是不明白李大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说你们没有给他们提供食物吗?”
李三身边的翻译连忙将梅林的话译了过来。
李三听后,脸上的表情依旧平静,可说出的话却句句在理,让梅林一时间有些语塞。
“真的非常抱歉,梅林先生。也许是你们不知道,又或者在你们的国家已经不存在这种现象了。在我们华夏,即便是正常的军人,也很难做到一天三顿饭。那么你们的士兵作为俘虏,难道还能指望我们为他们提供一天三顿饭吗?这简直就是笑话。我们自己人都还时常有被饿死的情况,这些侵略我们国家的人,凭什么能得到更好的待遇?”
虽然李三听不懂英语,但他的话通过翻译传到梅林耳中,让梅林不由得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梅林才缓过神来,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的语气问道:
“这……难道说他们从被俘虏开始,就没有吃过一顿饭?”
梅林显然是有些误解了。华夏军的士兵,包括赵国强在内,都盘算着用日不落国和高楼国的联军俘虏换些钱财,自然不会真的把他们饿死。
可要说用大量的粮食去供养这些俘虏,那也是绝无可能的,赵国强第一个就不会允许这么做。
李三看出了梅林的误解,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梅林先生恐怕真是有些会错意了。我说粮食不多,但并没有说要把你们的士兵通通饿死,那样的事,不是我们华夏人会做的。只不过他们想要吃饱,确实有些困难,原因很简单,我们自己的粮食也很紧缺。”
李三此刻心里清楚,他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眼前这位日不落国的使者,还有那些进入罗刹帝国原境内的大量农民。
眼看着就要进入冬季了,多准备些粮食,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可粮食从哪里来呢?自然是要从自己控制的地区想办法。所以他才会在话里话外,不停地强调华夏军目前缺粮的状况,为接下来的谈判铺垫。
梅林听到李三的解释,心里这才稍稍踏实了些。
虽然知道俘虏们可能吃不饱,但至少没有性命之忧,这个结果已经比他预想的要好上不少了。他心里暗自思忖,若是换作那些他们曾经入侵过的所谓“低等民族”,屠杀俘虏简直就是家常便饭,相比之下,华夏军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