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丰收

在19世纪末的东北亚版图上,一场悄无声息却意义深远的人口迁徙运动,正以赤塔城为起点,缓缓拉开帷幕。

彼时的关内,满青土地兼并严重,苛捐杂税繁重,无数农民在生存的边缘苦苦挣扎。

而在遥远的赤塔城外,肥沃的黑土地正等待着勤劳的耕耘者。

一列列载满华夏农民的火车,沿着蜿蜒的铁轨,从关内驶向这片陌生而充满希望的土地。

他们中有的是拖家带口的壮汉,有的是两鬓斑白的老者,每个人的行囊里都装着简单的农具和对未来的憧憬。

当他们踏出车厢,站在赤塔城外的土地上时,眼前一望无际的平原,仿佛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华夏军信守承诺,每一位来到这里的农民都获得了一晌土地。

对于这些长期在关内为了一小块土地争得头破血流的农民来说,这无疑是命运的转折点。

第一批到达赤塔的华夏百姓,怀着虔诚与期待,将种子小心翼翼地播撒在土地里,那一颗颗种子,不仅是农作物的开端,更是他们新生活希望的寄托。

时光流转,转眼间到了收获的季节。

赤塔城外,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

忙碌的华夏人穿梭在麦田中,镰刀挥舞间,奏响着丰收的乐章。

在这片忙碌的人群中,有两位来自河北的农民,他们的对话,道出了无数移民的心声。

“老哥,你说今年咱们能打多少粮食?”

身体黝黑的老者,抽着自制的旱烟,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

他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一旁正挥动镰刀的同伴,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与忐忑。

被称作老哥的老者直起腰,用粗糙的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望着眼前饱满的麦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呃,打多少?我具体倒是说不出来,不过你看看今年这麦子,穗子鼓得都快撑破了,想必肯定少不了。咱啊,这次肯定是不会挨饿了!想当初刚来的时候,我也不敢相信,这华夏军真是说到做到,说给一晌地就给一晌地。你瞧瞧这赤塔城旁边的土地,除去那些罗刹百姓种的,居然还剩这么多。

也不知道那些罗刹百姓是咋想的,这么好的土地,竟然不知道好好利用。有大片的土地,他们不去开垦,竟然只种那么一点儿”

在他的记忆里,罗刹人似乎对农耕并不热衷,除了种植少量满足自家食用的粮食,大片土地都处于闲置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