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那份写着“火器乃安国之本必留之,陆苏乃国之大患必除之”的五国联合上书,就这般静静躺在书案之上,似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皇上对此早有预料,他心里清楚,销毁火器这一决策,必然会遭到各方反对。毕竟,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已然此起彼伏。 然而,皇上心意已决。火器一日不除,国家便永无宁日。
封国若持有火器,朝廷对其的掌控便会愈发艰难;一旦火器流入民间,那更是犹如埋下无数颗定时炸弹,成为巨大的隐患。
刀枪之类的兵器,尚需习武之人多年苦练,具备相当的臂力与技巧才能运用自如。可这火器却截然不同,哪怕是三岁孩童,只要拿得起馒头,便能轻易扣动扳机。倘若真到了人人皆可持枪的地步,那国家将陷入怎样的混乱?恐怕届时战火纷飞,永无太平之日!
至于陆云轩和苏家,皇上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五国不过是借他们之名,找个公然抗旨的堂皇理由罢了。
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如今,究竟是谁给了这些皇子抗旨不遵的胆量?难道仅仅因为他们是皇上的儿子?恐怕根本原因还是他们手中握有的火器,让他们胆气渐壮,愈发肆无忌惮。这也恰恰印证了皇上心中的推测。
想到这儿,皇上心一横,火器必须销毁!但要达成这个目的,就必须先让他们心服口服,看来只能以战止战了!
主意已定,皇上即刻召七皇子、九皇子、陆云轩、朱焰、楚宰辅等人入宫议事。
皇上将那五国联名上书,递给各位依次阅览。 众人传阅完毕,纷纷侧身站立一旁,神色各异。
唯有陆云轩“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满脸惶恐地说道:“陛下,臣罪该万死!自朱大人将事情根由一一挑明,臣反复思量,亦觉得诸王所言似乎有理。臣愿辞去官职,以谢天下!”
说罢,他缓缓摘下头上的官帽,双手高高举起,那姿势仿佛在向天下请罪。
皇上见状,快步走上前,轻轻接过官帽,又亲自给陆云轩戴上,而后扶起他,神色平静,却透着无比的信任,说道:“陆爱卿切莫如此妄自菲薄,朕已然深思熟虑。
爱卿不但无过,反而立下不世之功。朕自登基以来,便立志以三皇五帝、秦皇汉武为榜样,做一代明君。爱卿所主持的那些大案要案,哪一件不是拨乱反正、大快人心之举。朕治下竟有如此腌臜之事,着实令朕痛心疾首。
想那北方蛮夷,一直对我朝疆土虎视眈眈,幸亏爱卿及早斩断平阳甲胄外流的途径,否则一旦养虎为患,那将是我朝子民的灭顶之灾啊!”
皇上目光扫过众人,言辞坚定地说道:“从此以后,若再有谁敢妄议陆爱卿,一律以叛国罪论处!”
众人听闻,纷纷点头称是。 随后,皇上话锋一转,神色凝重地说道:“朕之所以决意销毁火器,并非不明白此物的好处,实是权衡利弊之后,不得不做出的艰难抉择。
朕以为,火器之弊,远大于利。就说那北夷的兀赤,为何倾全族之力打造火器?还不是因为火器使用便捷,人人皆可成为杀伐利器。你们不妨想想,一个小儿便能轻松扔出流星火炮,杀伤几十人,如此一来,若任由这等杀器流传于世,天下百姓何来安全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