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澈的言辞十分恳切,希望能够打动皇帝,从轻发落苏轼。”
“不只是如此,苏辙还拜托王适兄弟昼夜兼程去告诉苏轼,并且嘱托他们接苏轼的家属到商丘安置,让苏轼没有后顾之忧。”
“苏辙倾其所有,上下打点,尽力营救苏轼,希望能够减轻他的罪责,最后苏轼大难不死,被贬黄州,而苏辙也受到牵连被贬江西。”
天幕之上这一对苏家兄弟相互关怀的事情,不知道让天幕下多少人感动。
兄弟之情有些人是起始的时候有,后来就变节了,也有一些是一如既往,有一些是相处当中渐生。
能够在这种危险境地还为其奔走,足以见一颗真心。
就连苏轼又被一提起此事,也是不觉泪目哽咽。
(宋·苏轼:子由~不知道你现下如何?)
苏辙看着天幕之上苏轼的关怀,也难免思念。
(宋·苏辙:一切都好,兄长可好?)
(宋·苏轼:一切都好。)
有了天幕,一切的沟通都缩短了距离。
看到他们以后命途坎坷,老父亲苏洵和母亲程氏自然也是关心和挂怀的,又看到他们兄弟之间可以相互扶持,苏洵大怀欣慰。
而这其中,那些好似做了恶人的宋神宗又或者是王安石等等新党也不至于在此时此刻站出来阻止什么。
就算是世人误他们,有些事情他们该做还是要做。
只是现在参考了天幕之上的意见之后,他们也开始放缓了一下脚步,不至于像之前一样那么急促。
放缓一些之后,他们果然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如何在利益和人性当中改革和博弈,始终是一个难题。
这些疲惫中窥见天幕上的一丝温情,也只能让步微叹。
苏轼这厮有的时候就真的是幸运,随便写写就能够成为宋四家,随便读读书就能够考上进士,去到哪里吃到哪里就还能名传千古,去到哪里哪里就有政绩,还让当地的人都记得他一辈子,上千年。
就连天幕之上的朱姑娘好像也格外
“苏澈的言辞十分恳切,希望能够打动皇帝,从轻发落苏轼。”